幫助二字還可以衍生出其他相關的詞彙,例如提醒、守望……。其中”提醒”的部分,我要特別提一提。在醫院工作,除了醫師之外,我每天接觸的對象,絕大多數都是女性,包括護理師、醫師助理、行政助理、書記……。我雖然不常把醫院的事帶回家講,但偶而還是會提到相關的業務和接觸的人。
有幾次,妻子聽到我常常稱讚某人、常常提到某人的事,於是跟我說:你是不是跟那個人搞曖昧!
如果我那時尚未明白幫助者的意義,也沒有認定妻子是我的幫助者,那麼我的回答就會是:你真是愛吃醋、疑心病很重、隨便捕風捉影、不信任我……。可是當我認定她是我的幫助者時,我就會想:她是不是在提醒我什麼?
就像是道路號誌在紅燈之前,有幾秒鐘的黃燈,我如果把黃燈當成重要的提醒,就不會誤闖紅燈呀!因為如此,我在職場中從未鬧出桃色新聞,這可以歸功於妻子的提醒。
………………
簡單來說,一個「自大」的人(以我為例),等同於腦袋裡面只有【是、就說是】;也就是說,當一個人陷入「自大」時,他眼裡看到的、心裡想到的全部都是自己的【是】(優點、強項、傲人之處…),而完全忽略了屬於自己的【不是】(缺點、短處、老是做不好改不過來之處…);
該如何正確地處理「自大」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察覺、看懂自己的【不是】,正如上帝提醒我:【那人獨居不好】!當然,在接下來的生活中,我越來越看懂自己有許多【不是】。
簡而言之,「自大」等於是對【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斷章取義(只看前半段),結果當然不好、一定會出問題;
「自卑」等於是對【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斷章取義(只看後半段),結果當然不好、令人不快樂;
因為兩者都會【受上帝的審判】或是【落在審判之下】。
看過「自卑」和「自大」之後,接下來解讀「自知」就變得很簡單了,那就是完整地遵循:【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也就是知道自己的【是】,它包括每一個人都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樣式被造,在上帝眼中的地位是尊貴的(如同五兩千足金條),還有祂所賜的特質、恩賜、優點、強項……,所以不需要跟其他人做比較;
也知道自己的【不是】,因為在上帝眼中,每個人都是「罪人」、都是不完美的,都具有缺點、短處、老是做不好、改不過來之處……,所以每個人都需要被救贖,正如聖經在馬可福音2:17寫道:【耶穌對他們說:康健的人用不著醫生,有病的人才用得著。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簡而言之,當一個人完整地遵循:【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樣,你們就不至於受上帝的審判(免得你們落在審判之下)。】他就是一個「自知」的人,就不會【受上帝的審判】或是【落在審判之下】,生活就能過得平安喜樂!
回頭來看文章最前面A君的回覆「自從在快樂門診接受諮商後,在韋醫師耐心的傾聽、用心的分析與指導下,我看到了自己和過去的不同:那個自以為是、固執、混亂,分不清是非與界線的自己,有了正確的方向。
我的人生有別於以往,有了新的觀點與認知;在我的人生當中,從未有過像韋醫師一樣的良師,可以運用聖經的教導改變我過去錯誤的思維;看到自己犯過的罪,我願意悔改認錯、不再有藉口。
也讓我慢慢的看到了自己的價值與不足,是不需要和他人比較的,甚至於別人的詆毀也是一種養分,這是我過去未曾真正領悟到的,謝謝韋醫師。」
上述A君所用的文字,很清楚地就是從「自大」、「自卑」走向「自知」,確實很不容易,難怪我的妻子會留言:「大家都會說《人貴自知》,然而真相是了解自己不是容易的事,看過上述案主的心得,應該可以明白『貴』在哪裡~」!
以上就是我對「自大」、「自卑」和「自知」的解讀,歡迎網友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