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商業團契(八)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12月19日早上7:00,是「商業職場團契」第八次聚會的日子。當天寒流來襲,當我提前三分鐘到達聚會地點時,發現大家都站在外面,原來是負責場地的弟兄還沒到,不過我發現契友們都把握時間在彼此分享,於是我跟目前在從事「自動導航病房護理車」以及「長期照護省力外骨骼」研發的K君交談,因為不久前,我才應邀去K君的公司開會並提供使用者的經驗,所以對他的設計理念有初步認識。

我們聊到花心力去設計「護理人員」專用器材,好提升其工作效率並減輕負擔,其實並非目前醫療產業的主要風潮,因為除了不會直接提升業績(幫醫院多賺錢),也不會吸引大眾目光(新技術、新療法才會),而K君卻特別重視它…,於是我聯想到舊約聖經裡面提到的「異象」一詞,例如約伯記33:15-17:【人躺在床上沉睡的時候,上帝就用夢和夜間的異象,開通他們的耳朵,將當受的教訓印在他們心上,好叫人不從自己的謀算,不行驕傲的事……】

我表示,教會的講道常常提到「異象」一詞,一般會眾的領受常常是指「去到某個地區建立教會」、「對某一群人傳福音……」,我相信這都沒錯,不過我個人認為,對於絕大多數在職場上打拼的基督徒而言,每一天工作的目標都是「異象」的一部份,正如我的職業是醫師,不過上帝給我的「異象」是照顧癌症病患,所以後者就成為我個人的目標;

同樣地,同樣是設計3C產品,K君會特別關注上述器材,一定也是職場「異象」的一部份……;果不其然,在課後分享時,K君對大家表示,他曾看過媽媽辛苦地照顧臥床的長輩超過十年,也曾經到某醫院親自接觸天天都必須搬動病人的看護,於是他對如何更省力、更有效率地照顧病人的工具產生興趣,加上他原先是在電子產業任職,於是便挑了個時機出來創業……。

我發現K君的經歷,正如上述經文的描述!

幾分鐘後,負責場地的W君趕來開門,大家開始聚會。一開始大家一起唱詩歌,接下來主持人Z君引導大家繼續觀看一套企業管理學的教學DVD,標題是「贏在扭轉力」,作者是「孔毅」,是位基督徒。當天的主題是「眼力」的第三篇,題目是:「志向遠大、下定決心走在時代的尖端」,講者提到,有成就的人生,從有「目標」開始。「目標」能夠幫助我們專注做事情,當我們的目標跟我們的熱情接軌時,目標就成為夢想。在完成夢想的過程中,一個人就可以忍受各種煎熬,有動力前進,直到達成目標…。其次是,有潛力的技術和市場通常具有兩個特質,首先它是新的,其次它是難的,所以它才有特別的價值。

 

接下來有幾個主題,首先是講者認為轉職的經驗是以追求熱情、做新的科技、難的科技為原則……。我個人雖然沒有轉職的經驗(一輩子都在當醫師),不過卻有轉換跑道的經驗:民國84年年中,我即將完成「腫瘤內科」次專科醫師訓練,打算在台北榮總升任主治醫師,沒想到一位醫界朋友來找我,表示當時的「省立新竹醫院」剛建好了一處癌症治療中心,也添購了相關的設備,但是還找不到癌症專科醫師來負責,他問我願不願意離開台北到新竹去。當時我心想,新竹我沒認識半個人,況且我的家在台北,再加上我希望在醫學中心擔任主治醫師的理想即將實現,實在沒有任何轉換跑道的理由,因此並沒有認真地加以考慮。

沒想到有一天在閱讀聖經時,正好讀到馬太福音9:35-36:【耶穌走遍各城各鄉,在會堂裏教訓人,宣講天國的福音,又醫治各樣的病症。他看見許多的人,就憐憫他們;因為他們困苦流離,如同羊沒有牧人一般…。】

此時心中突然有一個來自上帝的聲音,問我願不願意離開台北到新竹去照顧那些困苦流離的癌症病患?聽到這樣的問話令我非常吃驚,因為台灣當時的癌症專科醫師數目很少,每年完成專科醫師訓練的人數也都是個位數,所以幾乎全台灣合格的癌症專科醫師都集中在大型醫學中心或是北、中、南都會區的醫院中,為數眾多的省立醫療院所中沒有任何一位,其他的中、小型醫院就更不必說了。這是上帝對我第一次的呼召,我找了許多堂而皇之的理由拒絕了。

沒想到幾天之後,我再度拿起聖經,讀到哥林多前書4:7使徒「保羅」寫道:【誰使你勝過別人呢?難道你所有的不都是上帝所賜的嗎?那麼,為什麼自誇,好像你所有的並不是上帝的恩賜呢?】

上帝拿這段話來質問我,我仔細一想,對呀!所有一切我能自誇、驕傲的事物,包括聰明的頭腦、流利的口才、能聽的雙耳、能看的雙眼、健全的四肢以及生長的家庭,這些都不是我能決定的,這些條件只要少了一樣,例如缺腿、瞎眼、耳聾、智商50或是生在破碎、苦難的家庭,那麼我不僅無法成為一位醫生,甚至於會變成如何也很難想像…,上帝對我說「我把這一切都無條件地給你了,難道你不願意為我所用,到我所指示的地點,去幫助那些困苦流離的癌症病患嗎?」這一次,我真的服氣了,因為再也找不出更有理的藉口來拒絕上帝的呼召,於是半年後,我一個人來到新竹,開始照顧竹苗地區的癌症病人……

我以自己的例子跟契友分享,我知道許多人轉職的原因是為了金錢或職務的升遷,也有人是按照自己的熱情來轉職,不過既然契友都是基督徒,所以我相信還有一種轉職是回應天父上帝的呼召,就像我自己的經驗。

 

接下來,講者勉勵大家,不要去做一些「從眾跟風」的事,因為它難有市場價值……。這席話讓我聯想到「世俗化」,也跟著想到雅各書4:4:【你們這些淫亂的人哪,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上帝為敵了。】以及羅馬書1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

於是我表示,各行各業都有「世俗化」的問題,等同於「從眾跟風」,例如在醫療界,「救醜不救死」、「發展各式自費項目」就是典型的例子;在學校裡,老師只重視那些會讀書成績好的學生,其他人則被編到B段班(放牛班)任其自生自滅……;保險業務員拼命拉攏有錢人,卻不願意設計更多微型保單,去幫助那些弱勢族群;禮儀公司只會想辦法列出各種名目,讓喪家多掏錢出來,而沒有想要藉機讓家人彼此更和睦……;

我相信上述的「世俗化」或「從眾跟風」,就算它能暫時得到市場認同,或是獲取高額利潤,不過它肯定得不到上帝的認同,最終的結局可想而知。

 

此外,講者提到「請評估你目前的工作是否走在時代前端,如果不是請寫下可行性……」。或許講者所從事的電子產業,非常強調「走在時代前端」,不過對於其他職場的基督徒,我的建議是「請評估你目前的工作是否走在上帝的心意中,如果不是請寫下如何調整……」。

 

寫到這裡,我更加確信「職場商業團契」並非社會上常見以拓展人脈、提升業務為導向的社團,它是一個渴望將聖經真理應用在各樣職場上的基督徒,所組成的團體,所以它有獨特的眼光,不會「從眾跟風」,當然也不會「世俗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