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商業團契(九)(上)(共通的人性)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1月9日早上7:00,是「職場商業團契」第九次聚會的日子。一開始大家一起唱詩歌,接下來主持人Z君安排團契成員用10分鐘簡報介紹自己的職業,這次是輪到從事保險業的C君。C君一開始表示,她前一份工作是國中老師,幾年後才投入保險業……;

聽到這裡,我心裡的OS是:「這兩個職業看起來完全不同,不過有個共通點,那就是面對的對象都是『人』,所以C君在前一個職場的Knowhow,應該也可以應用在現在的職場,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天父上帝所創造的,所以人性必然有許多共通點!」

接下來,C君仔細提到自己在保險公司的成就,例如獲得「高資會」、「師鐸獎」……,聽到這裡,我心裡的OS是:「傳統上,職場上的自我介紹都會提到、甚至強調自己的成就,不過根據心理學的研究,聽眾更有興趣的是「講員在職場上遇到困境、突破困難的心路歷程…」,所以我的感受符合上述研究結果。」

再下來,C君在簡報上秀出四個人,是在她轉換職場時印象最深刻、影響她最大的人,前兩位是親戚(一位是舅舅),對C君說出:「什麼行業不做,偏偏要去『拉保險』…」,另一位說什麼我記不起來,反正是尖酸刻薄的言語;

後兩位是老師和家長,則是勉勵C君不管做什麼,都可以把自己心中的良善給發揮出來。聽到這裡,我心裡的OS是:「這是我感興趣的部分,我會想要知道當時C君是如何『遇到困境、突破困難的…』,就如同上述心理學的研究!」我還聯想到,難怪聖經福音書的作者沒有把大部分的篇幅都拿來仔細描述耶穌所行的各式各樣神蹟奇事……

 

接下來,她介紹公司的特色,例如在櫃台面臨客戶申請理賠時,不管是不是認識的人、不管對方身分地位如何,公司都要求在20分鐘之內必須完成手續……。聽到這裡,我心裡的OS是:「這是我非常認同的,因為在任何職場,都會有大小眼的現象,甚至於是我原先服務的醫院裡,somebody所獲得的待遇確實跟nobody不同,不過我會要求自己,每個人都應該受到適當的尊重,所以新竹醫院7C病房的走廊上掛著一幅聖經金句,上面寫著雅各書2:1:【不可按著外貌待人】,原因是我期待其他同事能認同並效法我。

 

她還提到,公司不重視花大錢做廣告,也沒有常常拉攏媒體,因此當公司內部出現問題時,經常會被媒體拿來大做文章……。聽到這裡,我心裡的OS是:「公司的理念我認同,不過當公司出問題時(例如操盤人買股,再用公款抬轎…),也不必責怪媒體不友善、大肆報導,只要按照聖經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樣,你們就不至於受上帝的審判。】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做錯事情就承認)、(該改正錯誤就努力去做)……,其實最終還是會得到社會認同的,因為在基督信仰裡,耶穌要拯救的對象是「罪人」、而非「好人」或「聖人」,正如馬太福音9:13寫道【經上說:『我喜愛憐恤,不喜愛祭祀。』我來本不是召義人,乃是召罪人。」】

路加福音19:10也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

 

C君繼續表示,公司習慣低調地做事,例如各醫院的社工人員,如果發現個案遇到經濟困境,可以轉介到公司的「健保愛心帳戶」,就可以得到幫助;此外,台灣社會發生重大災難時(例如台南維冠金龍大樓倒塌),公司都會儘速成立救災隊前進災區,希望在第一時間協助受災戶獲得金錢上實際的援助……,聽到這裡,我覺得受到感動了,因為上述作為符合雅各書1:27所說的:【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

 

簡報最後,C君秀出一張圖片,「排斥者」>「受益者」>「幫助者」>「影響者」,她表示這就是自己一路走來的心情。

最後,她秀出一張圖片,裡面是個十字架……,她表示自己曾經考慮要不要去讀神學院、成為傳道人,不過禱告的結果是天父上帝賜給她一個十字架的符號,意思是藉著C君的工作,她可以從十架上端,將上帝對世人的「愛」藉由保險對客戶的服務,以及C君對同仁的教育訓練(十架兩端),帶給那些有需要的人(十架下端)。聽到這裡,我覺得很棒,因為C君願意在職場高舉主的名,而不是當個隱藏的基督徒,正如使徒保羅在羅馬書1:16說【我不以福音為恥……】。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