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傳承(二)

分享這篇文章:

2018年1月8日下午四點,我跟S醫師約在醫院附近的一家便利商店碰面。當天下著雨,我很擔心開車找不到停車位,因此提前二十分鐘到達,後來S醫師也提前十分鐘來到,於是我們開始進入正題,那就是S醫師未來該選擇內科系當中的哪一門次專科,作為一輩子的工作。

很有趣的是,S醫師直接詢問我當初為何會選擇內科系裡面,極為冷門的「腫瘤內科」?他還表示我曾經在某一本著作裡面說明過我如何接受上帝的呼召、離開台北的醫學中心,隻身來到新竹工作的始末,不過書裡面並沒有交代我為何選擇「腫瘤內科」?

這確實是個有趣的問題,因為似乎從來沒有人問過我,於是我回想了一下,然後表示,在我的人格中,天父上帝賜給我一種很強烈的特質,那就是不怕困難,越是困難的事,我越是想要挑戰它、把它做好。

當年在內科住院醫師階段,我原先的志向是投入心臟內科,因為該科的醫學知識吸引我,而我也弄懂了許多該科的重要觀念,不過當我輪派到「腫瘤內科」工作時,我覺得很驚訝,竟然有一群人用盡心思地在治療當時普遍被認為是絕症的癌症病人。

很快地,我便決定要投入該科,因為該科的「困難」吸引了我,於是我在三年完整的住院醫師訓練還差半年時,就主動去找該科的C主任,告訴他我的決定,這在當時是一件大事,因為當年的「腫瘤內科」因為太冷門,已經有三年沒有任何一位住院醫師願意成為該科的fellow(研究醫師),所以C主任不僅高高興興地答應,還行文到內科部,要求內科部同意我提前半年到該科工作。

很快地,我把科裡面原先應該屬於幾位研究醫師和總醫師的所有工作都一肩挑起,包括行政、教學、照會、簽床等工作,甚至於是主治醫師請假所留下的門診看診,我都沒有推卻……。在別人眼裡那真是苦差事,不過在我的心裡,不斷地克服困難、解決問題,卻是我個人快樂和成就感的來源!

現在回想起來,當年那樣的過程,應該是符合聖經羅馬書12:6:【我們要按照上帝給我們的恩惠,好好地運用不同的恩賜,做應該做的事。】天父上帝給了我「不怕困難」的人格特質,我把它用在一個「充滿困難」的科別,算得上是”match”!從另一方面來看,上帝似乎是藉著那幾年超乎常人的訓練來裝備我(就像是電影裡的特種部隊訓練),以至於後來當祂呼召我隻身來到新竹時,我沒有絲毫的畏懼。

談完了我的經歷,重點回到S醫師未來的選科,我仍然是從上帝賜給每個人的特質著手。我表示,如果某一位內科住院醫師是特別喜歡「動手」的,意思是每做完一項procedure,他都會很快樂、很有成就感,那麼他可以優先考慮心臟內科、腸胃內科、胸腔科,因為這些次專科都有該科獨有、常做的檢查或治療,醫師需要常常動手。

如果他對於每天進行大致上同樣的步驟,不僅不會感到無聊、甚至可以從中發現微小的變化而找到樂趣,那麼他可以選擇腎臟內科。

如果他特別喜歡思考,像是福爾摩斯辦案那樣的蒐集證據、逐步推理,那麼他很適合投入感染科。

如果他對於很少見,大家都很不熟悉的事物,有著高度的興趣,也就是說當其他醫師都覺得某種病很罕見,所以沒必要花時間去弄懂它,而這位醫師卻認為「好不容易遇到這種少見的疾病,我一定要好好弄清楚……」,那麼他可以選擇過敏免疫風濕科。

如果他覺得花時間跟病人或家屬進行心靈上的互動、溝通,是有趣的、是會得到某種快樂和滿足的,另外他也特別願意依據病患不同的需求,而調整照顧病人的模式,那麼他就可以選擇腫瘤內科。

我還表示,我花了一點時間去瀏覽S醫師過去在臉書上的貼文,內容大多是抒發自己對身旁人、事、物的感想,其中讓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他記錄了自己的伯母罹患癌症,臨終前住進了S醫師所任職的醫院,S醫師把握時機對她道謝的經過。這一點,確實是符合他先前所說的:「雖然聽起來很奇怪,但是我蠻喜歡陪伴病人最後一程,對腫瘤的病人會想多關心他們,跟其他內科很不一樣的感覺。當然也可能是家人非常多罹患癌症,覺得沒辦法好好照顧他們,看到這些病人,常常讓我想到自己的家人……。」

我繼續提到,時下很流行的「大數據」,也就是將一個人在網路上所留下的各種資料串連起來,接下來就可以精準地預測一個人的生活作息、消費習慣、各種喜好……;同樣的模式,我也鼓勵S醫師好好回顧自己過去所留下的各種有形、無形的紀錄,這會對他未來選擇次專科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對於S醫師提過「走內科一開始還是想出來開業賺錢,現在想走腫瘤科可能跟一開始的方向愈走愈遠……」,我則是提出另一種看法。

我表示,絕大多數人都想賺錢,不過大家比較少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賺大錢的終極目的為何?」多數人可能會不假思索地回答:「可以買豪宅、開名車、買珠寶名牌包、環遊世界、吃米其林餐廳……」,不過這些都是表面上的答案,真正、終極的答案其實是「追求快樂」!

也就是說,當一個人可以「買豪宅、開名車、買珠寶名牌包、環遊世界、吃米其林餐廳……」,他其實是想從中得到快樂。在我的認知中,每一個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有一個共通的終極目標,那就是「追求快樂」,而後者是天父上帝所賜下的,因為聖經在創世記2:8-15記載著:【耶和華上帝在東方的伊甸立了一個園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裏。……耶和華上帝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伊甸的原意是”快樂”,伊甸園是”快樂的園子”,所以我推論,上帝造人的目的,就是要人快樂地生活著。

既然賺大錢之後,一個人接下來的目標是「追求快樂」;如果S醫師願意按照上帝所賜下的特質(興趣)、選擇腫瘤科、照顧癌症病人,也一樣可以得到快樂,所以兩者是相同的,不過前者的快樂是「一般的快樂」,而後者的快樂則是「滿足的喜樂」!因為詩篇在16:11說:【你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滿足的喜樂;在你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

結束了當天的談話後,接近午夜時分,S醫師傳來一則訊息:「謝謝韋醫師,今天聽您的談話,對我很有啟發性,我會好好思考將來的人生規劃。」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