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進食的啟示(一)(吃多吃少很困擾)

分享這篇文章:

105年8月份,餐廳的大老闆M君因為癌症的漫延而住院,大家都很關心。前一陣子她因為心臟衰竭合併肺水腫,整個人看起來很不好,後來醫師先針對她的心臟問題做處理,於是狀況有了明顯的改善,接下來幾天,她的精神變好了,食慾也有改善,於是她常跟小老闆,也是她的親戚兼事業夥伴N君說,她今天想吃什麼……。

大家聽到M君向廚房“點菜”,自然是很高興,因為台灣人是非常重視吃飯的,更何況一個生病的人會想要點菜,表示她的病情有改善,大家心裡當然很高興,於是在為M君準備特定菜色時,大家都很用心,提出許多意見,目的是希望她的病情能夠變好。

在這幾天,N君為她準備了許多不同的菜色,有碎牛肉煮稀飯、燉雞湯、鮮蚵麵線、綜合精力湯、雞蓉豆腐、蒸蛋……。大廚們也都拿出十八般武藝,在少油、少鹽、不味素、不加米酒、不加胡椒……的條件下,還能煮出可口的菜色。

過了一、兩天,N君有一次在跟我聊天時,提到M君的現況,我把握機會提醒她說:這幾天,大家忙著幫M君準備各種適合她吃的菜,這樣做當然是很好的,表示大家都很關心她,不過我有一個提醒,那就是“不要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吃東西上面”!

我為什麼要這樣提醒呢?因為大家都知道人是萬物之靈,也就是說人類除了有肉體之外,還有非常特別的靈性,兩者都各自有不同的需求。

肉體的需求很容易了解,就像大家都知道的,人需要喝水、吃飯、睡覺、大小便、穿衣服、身體沒有病痛……。當這些需求被滿足之後,人們就會開始有更高一層的需求出現,那就是愛人、被愛、受尊重、生活有變化、找到活著的意義、對未來有盼望……。

在一般的狀況下,人們通常是肉體的需求被滿足了之後,才會想到靈性上的事。不過,這是有例外的,最好的例子就是罹患末期疾病、生命終點已經隱約可見的病人,這樣的人他的肉體功能未來將逐漸衰退,因此身旁的人越來越不容易滿足他每一個肉體上的需求。

這時候週遭的親友或照顧者,如果還是把所有的焦點都放在滿足病人在肉體上的需求,那麼就會隨著病況的加重,越來越困難、越來越做不到,到最後必定是雙方都精疲力竭,甚至是彼此怨懟,舉個例子來說,當大家都完全聚焦於吃東西時,病人多吃一口時,想吃什麼時,照顧者會很高興,病人也會很高興;但是當病情退步時,病人就會少吃一口,不想吃什麼,甚至於完全不想吃……,這時候身旁的照顧者一定會很失望,而病人也會陷入低落的情緒……。

為了避免這樣的狀況發生,我們的做法就必需調整,就不能再把所有的焦點、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滿足病人的肉體需求上面,而必須適時、適當地引導病人,把一部份眼光放在靈性的問題上面。

這樣的的引導是非常有用的,因為靈性的基礎是一個人的思想和自由意志,而這兩者是不受限於肉體的,也就是說一個病人可能已經無法下床,但只要他的意識清楚、頭腦正常,他還是可以正常地在靈性的世界裡,來去自如;此外,當一個人的靈性被提升到某一個境界之後,他是可以勝過肉體上的痛苦的,最好的例子就是耶穌為了救贖全人類的罪,甘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因此聖經在西伯來書12:2說:【他因那擺在前面的喜樂,就輕看羞辱,忍受了十字架的苦難,便坐在上帝寶座的右邊。】

這樣說來,靈性的需求與滿足既然如此重要,那我們究竟該怎樣幫助一個病人呢?老實說,二十年前,上帝呼召我來新竹服務的時候,我並不知道什麼叫做“靈性照顧”,因為醫學院沒有這門課,而且內科醫學跟腫瘤醫學的訓練,也沒有任何老師提到這樣的東西,也就是說它對所有的醫護人員而言,都是很陌生的。還好後來上帝藉著許多癌症病人,再加上祂給我的啟示,才讓我明白,於是我仔仔細細地把它寫成了“揭開靈性照護的神秘面紗”,以下是內容:

前幾天聽到7C病房相當資深、目前負責安寧居家工作的護理師H君嘴裡唸著說:「我被長官分配到要去做幾場護理部的中央在職教育演講,覺得壓力很大。」我隨口問說:「她們要妳講什麼?」

H君說:「要講靈性護理、靈性照顧呀!」

我說:「這些題目以前有人講過呀,而且剛過去的三月份,我們辦了兩場『以病患為中心之安寧照護系列工作坊』當中也有W君講過類似的主題呀,換她來上不就結了?」

H君面有難色地說:「話是不錯,可能長官另有考量吧,就是要我上。」

我說:「那就加油吧!」

談話雖然結束了,可是我心中的疑問卻開始擴大,我心想:「在照顧癌症病患的過程中,為什麼每次只要提到什麼靈性護理、靈性照顧呀,大家就會感受到壓力、覺得有很多疑問,病房內的護理人員也不知道去外面上過多少次類似主題的課程了,大家還是覺得很難。甚至於病房內也有資深的護理師L君整理過相關的教材,也跟其他同仁上過許多次課,仍然沒有大幅減低大家的疑問和壓力,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前我自己對這個主題並沒有特別注意,總覺得它彷彿只是護理工作的一部份常規,基於尊重護理工作的獨特、完整性,我並不想去干預它,

直到今年3月17日癌症中心舉辦了『以病患為中心之安寧照護系列工作坊』課程中,我認真地聽了資深的護理師L君所講授有關靈性照顧的主題,我才開始可以體會同仁的困惑。

雖然L君的講稿內容豐富,引用了許多國外大師的名言,但並不容易吸收,也就是說課上過後,學員並不容易用「自己的語言」去覆誦內容,自然也就記不起來了。

我問自己:「靈性護理、靈性照顧真的有這麼難嗎?」

100年4月新竹醫院正式在7C病房開設了安寧病房,除了健保的給付改變之外,更動最大的恐怕就是護理表單的異動了。

許多表單的填寫,大家都很快適應了,唯獨靈性照護的紀錄表單,一直是空白的。一個星期過去了,六張安寧病床病歷內的靈性照護紀錄仍舊是空白的,我開始詢問護理師們,為何不寫?

她們幾位都給我同樣的答案「不會寫」!

我有點生氣地追問:「你們不是都到外面上了許多靈性照護的課,甚至於還到好幾個醫學中心的安寧病房去見、實習過,難道沒有學到如何填寫嗎?」

有的人選擇沈默,有人則勇敢地回答說:「其實我們去見實習的安寧病房裡面,那些護理人員也都不太會寫,當我問學姐Ms: A時,她請我去問Ms: B,當我去問學姐Ms: B時,她很客氣地請我去請教Ms: C……,當安寧團隊在討論靈性問題時,通常是由宗教師發言,要不然就是由心理師講話,護理人員通常是保持沈默的!」

聽完如此誠實的回答,我真是覺得傻眼,怎麼會這樣呢?

安寧療護的最大關鍵就是一群熟悉緩和醫療的護理人員,因為在病房中,跟病人、家屬接觸時間最久的就是護理人員,其他成員,包括醫師、社工師、營養師、藥劑師、心理師、牧靈人員等等,都只可能在週一到週五的上班時間出現,跟病人和家屬接觸的時間也都不長。也就是說,如果護理人員不熟悉靈性照護,那麼靈性照護的品質大概就只能維持在相當粗淺的程度,不容易提昇。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