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塑的啟示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5月25日,早上在餐廳工作時,我發現當天有大約兩斤燙熟的蝦仁,還有頭尾修剪過還開了背的若干白蝦要冰存……,於是我開始思考,該如何保存,才可以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大約在一週前,餐廳開始推動減少使用塑膠袋,一週下來,已經有不少成果,於是我每一天早上在吃員工餐前,會跟大家報告那些食材項目的保存,不再使用塑膠袋,例如:原先蒸過、剁碎的60顆鹹蛋黃(製作金沙豆腐的材料),習慣放進塑膠袋,再置入冰箱冷凍備用……,現在則是改用塑膠容器取代塑膠袋,而該容器可以重複使用……,這算是定性的報告。

當天早上,廚師原先的習慣是將兩斤熟蝦仁分裝在兩個塑膠袋,再置入冰箱冷凍保存……,我則是改用兩個圓形保鮮盒來裝,一樣是冷凍保存。

至於前面提到的白蝦(鮮蝦粉絲煲的材料),原先的習慣是七隻一份裝在一個塑膠袋內,打平後疊起來,再置入冰箱冷凍……,我則是改用老闆娘N君買來的長方型透明盒,每盒放入七隻蝦子,接著往上疊起來,再置入冰箱冷凍庫門邊的欄位,比較不佔空間……。

當天早上在吃員工餐前,我跟大家報告減用塑膠袋的實際數量(定量的報告),包括熟蝦仁少用2個,白蝦少用6個,一共是少用了8個塑膠袋。講完後,我看到同事們認同的表情。

隔天早上,老闆娘N君提到前一晚,外場的同仁為了減用塑膠袋,於是把當天晚上吃剩的菜,原先都是用一個個塑膠袋裝起來,置入冰箱,隔天早上加熱後再吃……,現在則是改用塑膠容器裝,可以清洗後再利用。

我表示那樣很棒,每一次(每個晚上)就可以少用2-3個塑膠袋。

就在這樣每天跟同事們報告「減用塑膠袋」的過程中,我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結果雖然很重要,不過「過程」也很重要。也就是說,當一個團體正在努力進行某些計畫或改革時,主事者如果依照聖經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某某食材不再用塑膠袋來保存,就跟大家說明)、(前一天少用了幾個塑膠袋,就跟大家報告)……,那麼大家願意參與、提供建議、持續關注的程度會大大提高,團隊的向心力會增加,成效會更好。另一種作法就是「過程」中沒有揭露任何訊息,時間到了(例如一個月、一季或一年)公布結果……,我相信兩者會有極大的差別。

 

明白了上述原理之後,我聯想到許多場景,都可以運用該原理,例如在親子關係之間,做父母的如果不是習慣等到每次段考結束後,直接問孩子各科分數如何、名次為何?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鼓勵孩子把每一天的學習狀況跟父母分享(等同於是報告檢塑的項目及數量),父母及時地做出回應(鼓勵、勸勉、安慰…),結果會如何請網友們自行想像。

我還想到在政府的施政上,如果行政團隊按照【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是】在前【不是在後】)的溝通法則,每一天都將重大計劃或施政的「過程」認真地跟人民報告(等同於是、就說是),同時也將遇到困難、目前正在努力解決問題的「過程」誠懇地對國民說明(等同於不是、就說不是),這樣的作法就像是「重視孩子每一天的學習狀況」……,而不是時間到了只挑某些好看的結果對社會公佈,把不好看的問題隱匿起來(也就是完全忽視「過程」,只看考試分數的高低)……。

上面兩種作法,哪一種會得到更多人民的認同,請網友們自行評斷!

 

以上就是繼「拼圖理論」之後,我從「減用塑膠袋」的「過程」中,所得到的啟示。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