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蘭特教授對畢業生的演講內容,繼續談到第三個美德「堅毅」,或「永不放棄」,它出現在四成以上的畢典演說裡。堅持,是成功和幸福的必要條件之一。JK羅琳的小說曾多次被出版社退稿,藍儂和麥卡尼曾被樂評家揶揄「吉他樂團已經不流行了」;當年,他們如果因此放棄,今天我們就不會有《哈利波特》和披頭四。
這些名人因為不肯放棄而成功,可是,有成千上萬的作家、音樂人和創業家,卻因為不肯放棄而失敗。
我自己是過來人。我從小熱愛運動,每天花幾個小時練習投籃。小學六年級時,我沒選上籃球校隊,就去參加克里斯韋伯(前NBA球星)的籃球營,拚了命練習,結果,七年級校隊沒有我,我繼續努力,八年級校隊還是沒有我。升高中時,我的身高不到五英尺,這時我才幡然覺悟,是該放棄籃球了。
然後,我決定改學跳水。第一天上課,教練就說我走路像科學怪人,長得又矮,連他的祖母都能跳得比我高。但是沒關係,他說跳水其實是書呆子的運動,很適合打籃球太矮、跑田徑太慢、打美式足球又太弱的人來學。因為太容易學了,我後來兩度進入青少年奧林匹克全美資格賽,還能參加大學校際比賽。
這段經驗讓我領悟,「永不放棄」是個很糟糕的建議。因為有時候,放棄反而是一種美德。堅毅並不是要你「持續去做失敗的事」,而是「在第一和第二個計劃都失敗時,拓展你對夢想的定義,並找到新的方法來實現夢想,」就像當年,我不得不放棄打NBA的美夢,但我不必放棄成為運動員的夢想。
有時,復原力來自於鼓起勇氣,承認自己的缺陷。
第三個啟示:不要放棄你的價值,但要願意放棄你的計劃。
………………
格蘭特教授教導學生,「該堅持的要堅持」、「該放棄的要放棄」,這又是乍聽之下很有道裡的說法,不過我想問同樣的問題,那就是誰有資格、有能力來告訴你:「何時該堅持、何時又該放棄呢?」
我仍舊是用三層樓的模型來跟大家說明:
一個剛出生的嬰孩,就像是處於圖中的一樓,它的理性還未發育,不知道什麼是該堅持的、也不知道什麼是該放棄的,因此常常做出「缺乏理性或是違反理性」的事情,例如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已經不該咬奶嘴了卻一定要咬、已經會自己走路了卻要爸媽抱……。
接下來,經過父母長時間的教導和學校多年的教育,像是圖中,從一樓爬到二樓,孩子的理性逐漸成熟長大,他的言行舉止逐漸符合社會的要求,例如專心上課、守時、守信用、努力工作……,不抽煙、不嚼檳榔、不說髒話、不對別人暴力相向、不闖紅燈、不酒醉駕車、不違法亂紀、不外遇劈腿……,換句話說,他的言行變得「符合理性」,他變得「知道該堅持什麼,也知道該放棄什麼!」
在二樓裡,因為他的言行都「符合理性」,所以剛開始時他會覺得過得很自在,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也就是俗稱的「人生勝利組」。不過,隨著年紀的增長以及人際關係的日益複雜,他會發現自己常常必須面對一個難題,那就是「面對一件自己原先堅持、看起來是「對的、好的」事情,何時該放棄?何時該變更計畫?」這類的問題也很多,例如:
該不該繼續深造?
該不該繼續原先的工作?
該不該繼續追求眼前這位漂亮的女生?
該不該繼續對眼前這位帥哥示好?
該不該繼續當受雇者?
該不該繼續牽著孩子去上學?
該不該繼續支助孩子去留學或創業?
該不該繼續跟子女住在一起?
該不該繼續替孩子們帶孫子?
…………
這類的問題實在是太多了,該如何做抉擇呢?從我的眼光來看,想要做出這類抉擇其實是「超乎理性」的,也就是說,從理性的角度來分析,上面每一件事情都是「對的、好的」,所以不管是要放棄,還是要變更計畫,都是很困難的,都是「超乎理性」的(既然原先是對的,為何要放棄?)。
換句話說,人們的理性思考,是不足以處理(面對)這類複雜問題的。更麻煩的是,上面每一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對於每個人都不一樣,換句話說,適合某甲的不一定適合某乙、適合某丙的不一定適合某丁、適合某戊的不一定適合某己……
那麼到底該怎麼辦呢?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