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責任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4月24日在吃員工餐前,老闆娘N君照例帶領大家唸兩次「愛的提醒765(每個人都會出錯,出了錯請提醒,不要用盯的)」。N君每天這樣做,已經持續了將近一個月,目的是期待每一位員工都養成良好的溝通習慣。

接下來老闆娘N君表示,前一晚有位客人點了一碗「豬肝湯」,沒想到裡面有一隻菜蟲,於是N君對客人表示要重新做一份,不過該客人回說不用了;接下來,N君走進廚房裡,提醒負責煮湯的U廚師,剛剛的湯裡面有菜蟲。

結帳時,N君發現客人的那一碗湯都沒有動,於是主動表明那碗湯不收錢,不過那位顧客很客氣,還是把錢付清了。

同一時間,另一桌客人也點了「豬肝湯」,另外還要求「少油少鹽」,於是外場同仁交代內場爐子師傅要「少油少鹽」,這時候負責煮湯的U廚師刻意地複誦說:「豬肝湯,少油少鹽,不要有菜蟲。」由於U廚師的嗓門很大,那句玩笑話被點菜的客人聽得很清楚,讓老闆娘N君很尷尬!

由於前一晚發生這樣的事,於是N君提出檢討,提醒爐子師傅在煮湯時要特別留意有異物,另外也提醒U廚師講話不要那麼大聲。

仔細聽完N君的陳述後,我補充表示,首先是湯裡面有菜蟲一事。表面上來看,似乎那只是爐子師傅的事(冰山的一角),不過如果我們仔細分析(研究冰山的主體),會發現問題不僅於此。

如果有人問:「如何預防下一次顧客在湯裡面發現菜蟲?」

我的答案會是負責洗菜的同仁在清洗時,可以多注意葉菜上的異物;

砧板師傅在抓取配料時,可以多注意食材上的異物;

爐子師傅在煮湯時,可以多注意湯裡面是否有異物;

外場同仁在端菜給顧客時,也可以察看湯裡面是否有異物……

此次,老闆娘也有該負的責任,那就是如果前一天晚上的事件重新來一次,她可以堅持不收取該道湯的錢……,如此一來,還可以贏回一點該顧客的信任與敬重。

簡單來說,面對一件湯裡面有菜蟲的異常事件,如果我們願意進行根本原因分析(RCA,root cause analysis),亦即探討「冰山的主體」,會發現原來每位員工都有不同的責任,也都可以發揮不同的功能,來預防類似事件再發生。這就像是一隻棒球隊,如果想要預防下一次輸球,那麼一定是每個人都有責任。

至於U廚師講話太大聲、說話的內容不雅一事,表面上來看,也是他一個人的問題,不過我想到的是,廚房裡的氛圍是裡面每個人共同形成的,如果大家平時就喜歡開玩笑習慣了,那麼在某個時刻會脫口說出不適當的話,也就不足為奇了!對於這件事,我再度聯想到「愛的提醒」,於是我隔天在吃員工餐前,對大家表示,我想到一個好辦法,那就是內場每一位同仁,如果發現(察覺)有人講話太大聲,或是很可能會講出不當言語時,就比一下「噓」的手勢(將食指置於嘴巴中間),當作是一種「提醒」。這樣的做法,跟我們每天早上所唸誦的「愛的提醒」,正好完全相符。

 

我個人從上述事件的檢討過程中學到兩件事,首先是,當一件事出了錯,傳統上的做法是怪罪某個人,把責任都推到那個人頭上……,其他人彷彿都沒事;不過,幾乎沒有例外地,當事人會覺得很委曲或是不服氣,因為他會認為自己不應該負全部的責任、被全部的人怪罪。

另一種做法則是按照聖經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大家不要只看到冰山的一角(只問這一次誰該被指責、被定罪),而是仔細研究冰山的主體(如何預防下一次的出錯);同樣是沒有例外地,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相對的責任,不管是執行面、制度面還是管裡面,於是每個人都會有可以努力之處(就像是前面提過的棒球隊)。

至於傳統做法還是聖經教導可以真正有效地預防或減少出錯,請有職場經驗的網友們自行推敲,不必我贅述。

其次是,原來「提醒」不一定要用說的,有些時候某個手勢就可以很有效!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