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溝通 vs 投資理財

分享這篇文章:

111年7月中旬,因為看診場所停診一週,於是「快樂門診」配合停診。雖然沒有看診,不過我想要對案主A君的問題作更深的回應。年輕的A君多次在「親密關係」中遇到挫折、心裡受了傷,於是她逐漸地、很合理地開始跟人保持距離、逃避衝突……,不過她並不快樂。

 

在多次協談中,我提醒A君,從我的觀念來看,既然有許多人選擇「逃避衝突、避免吵架」,那麼它必定有某些「好處、優點」,最容易理解的就是「可以避免當下、面對面時的尷尬、怒氣、情緒…」,我稱它為「短多」!

不過,可以推論而得的是「雙方一定不會有實質的溝通(因為雙方都沒有(不願)說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感受…)」,結果當然是雙方的歧見就永遠是歧見、沒有共識就永遠沒有共識,關係必定越來越疏離,我稱它為「長空」!

 

該如何用適當的比喻鼓勵A君脫離「逃避衝突、避免吵架」的習慣,開始踏入「有效溝通」的SOP呢?我想到一個常見的例子,那就是「投資理財」!

 

我告訴A君,「有效溝通」(目的是建立共識、拉近距離)跟「投資理財」(目的是獲得報酬、增加收益)非常類似,因為兩者都有帶有風險(冒險),投資理財的風險是賠錢、甚至是負債,心情當然不好;人際溝通的風險是雙方關係退步、甚至破裂,心裡必然受傷。

按照人性推論,當人們知道做某一件事「有風險」時,人們會變得謹慎、小心,同時也會願意花時間去學習「如何避免犯錯、如何獲得成功」;如果真的發生「風險和虧損」,因為人們原先就有心理準備(風險意識),於是他比較容易面對現實、願意承認錯誤,於是能夠找出問題,東山再起。

相反地,如果人們不知道做某一件事有風險,那麼除了事前不會願意花時間、付代價地去學習,出了事情也容易「怨天尤人、怪東怪西」。

 

聽過上述說明,A君雖然沒有反駁,不過我從她的眼神看到明顯的「疑惑」,那就是「人際溝通可能導致自己受傷、痛苦……,這世上有沒有一種溝通模式可以保證自己不會受傷、痛苦呢?」

 

我堅定地告訴A君,這世界上沒有「零風險」的投資理財方式,即便是某甲把錢存放在公家銀行裡,看似沒有風險(不太容易倒閉),不過當通貨膨脹高過銀行利息時,某甲的財富還是相對會減少;

更直接地說,這世界上沒有「零風險」的投資理財方式,除非某甲身上從未擁有過任何有價物品。

更深一層地說,因為有太多因素會影響經濟(例如:疫情、戰爭、通膨……),而這些因素不是某甲的「自由意志」所能掌控的,於是「投資理財」一定有風險!

 

A君點頭認同上述觀點,於是我繼續說明,同樣的原理,這世界上沒有「零風險」的人際溝通模式,除非某乙一個人孤單地生活、從未與人溝通過。

更深一層地說,因為「有效溝通」至少牽涉到兩個人的「自由意志」,而對方的「自由意志」(例如:善意、不懷好意……)不是某乙所能掌控的,於是「有效溝通」一定有風險!

 

聽過上述說明,A君在「理性」上表示認同,不過她還是對「情緒」,尤其是親密溝通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情緒」感到不舒服、不自在。

A君直接問我:「人為何有『情緒』?」

 

因為我並非心理學家,因此我捨棄許多艱深、抽象的詞彙,而是跟A君分享我對它的認知。

  1. 「情緒」像是烹飪時的「調味料」,雖然不是「主要食材」,不過它會讓食物變得更美味……,如同有了「情緒」會讓一個人的生活更多彩多姿;當然,胡亂使用「調味料」會讓食物難以下厭,就如同不當地被「情緒」帶著走,會讓一個人的心理陷入困境!
  2. 「情緒」會讓人想要跟他人發生「聯結」,這是上帝造人時奇妙的設計,因此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可以單獨地生活並且活得很快樂;換句話說,只要是人就一定會有「情緒」,想要適當地處理情緒則必須要有連結的「對象」!
  3. 「情緒」可能隨著時間過去而强度減退,不過它不會「消失」不見,除非它經過適當的「溝通」。
  4. 想要直接除去「情緒」(以及它所衍生的困擾),人性就變得「不完整」,等同人就不像人。
  5. 不主動(或逃避)處理「情緒」,人不僅會過得不快樂、甚至會生病……,這就像是把「把一包包的垃圾放在家裡面,一定會破壞整個家的生活品質」。

 

一般人想要處理「情緒」,最常用的方式是「Fight or Flight」(攻擊或逃避);前者(Fight 攻擊)可能讓對方暫時示弱或屈服,不過日後必定會反彈;後者(Flight 逃避)可能委屈自己、暫時避免衝突,不過問題仍舊存在……

所以兩者都是「短多長空」!

 

不管是想要跟他人進行「有效溝通」,或是想要正確、適當地處理自己的「情緒」,最 simple and effective 的方法就是按照聖經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其中的關鍵是某甲「是、就說是」地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動機、原因、感受、情緒…)、讓某乙(對方)知道,簡單來說就是「揭露自己」!

 

此一過程並不容易,因為某甲必須將自己看不見的部分(i.e. 內心的想法(動機、原因、感受、情緒…))用語言或文字清楚地表達出來,好讓某乙看懂(明白);此一過程同時具有風險,因為當某甲如此做(揭露自己),他並不知道某乙會如何回應?是正面善意還是負面惡意?於是我稱它為「短空」!

 

如果某甲願意承擔風險、按照上述SOP去跟某乙溝通,結果有兩種。第一種是某乙用負面惡意的方式作回應,此時某甲雖然會受傷、難過,不過某甲並沒有「委曲求全、矮化自我」,於是某甲可以善用「自由意志」來決定未來要不要跟某乙繼續往來;

第二種是某乙用正面善意的方式作回應,甚至某乙也有樣學樣地將自己看不見的部分(i.e. 內心的想法(動機、原因、感受、情緒…))用語言或文字清楚地表達出來,好讓某甲看懂(明白),接下來兩人拿出「理性」來溝通,雙方很容易(有機會)達成「共識」,彼此的關係就會越來越緊密(和睦),同時某甲原先的「情緒」(通常指的是負面情緒)就能得到適當的緩解;

不管是第一種還是第二種結果,都比「逃避衝突、避免吵架」所導致的「長空」來得好,於是我稱它為「長多」。

 

我提醒A君,「揭露自己」是有層級的,最低一階是「生氣、發怒」! 這很像是做菜時,最常用的調味料是「鹽巴」!一個遇到人際衝突只會生氣的人,如同一位只會用鹽巴做調味的廚師,兩者都無法得到別人的認同,一定過得「不快樂」。

空白冰山

我勉勵A君,「生氣、發怒」通常只是「冰山的一角」,水面下「冰山的主體(引發怒氣的原因)」才是更重要的部份……,而後者必須透過一次次的練習,A君才能將「冰山的主體」(別人看不見的部分,i.e. 自己內心的想法(動機、原因、感受、情緒…))用語言或文字清楚地表達出來。

 

最後,我告訴A君,想要「有效溝通(或正確地處理情緒)」就跟「投資理財」一樣,都是一種冒險(有風險)。想要降低「投資理財」的風險,一個人會去讀書、上課、做研究;同樣的道理,想要「有效溝通(或正確地處理情緒)」,一個人要花時間、反覆練習上述聖經中的教導,也是合情合理的事!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