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說文解字(衝動)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3月13日在吃員工餐時,內場的領班A大廚在吃過一道「蒜苗炒豆干五花肉」之後,隨口說:「蒜苗很容易塞牙縫!」外場的Q君關心地回他說:「你的牙齒不去處理,當然吃東西容易塞牙縫呀!」A大廚說:「我就是很怕去看牙醫呀,只要想到我那顆、上面已經蛀壞、牙根還是牢固的牙齒,牙醫可能會拿鎚子來敲,我雙腳就軟了!」Q君很熱心地說:「沒那麼可怕啦,說不定只要割一刀,就可以拔下來了,就像是我婆婆,都已經100歲了,還是去看了牙齒,醫師打完麻醉後,劃了一刀,一下子就好了……」

A大廚說:「我就是怕呀!」

Q君繼續說:「你繼續這樣拖下去不是辦法啦,以後可能問題會越大、越難處理……」

A大廚:「可是……」

Q君:「不會啦……」

…………

坐在一旁的我仔細地聽他們兩位的對話,覺得很有趣,於是我說:「A大廚欠缺的就是一個衝動,因為Q君所講的內容,A大廚在「理智上」都知道!」

當天晚上在睡覺前,我想起了上述對話,我突然發現裡面有一件值得探討的事,那就是「衝動」二字!

回顧我自己的一生,我應該算是個很「衝動」的人,舉例來說,讀高中時期,當高一下要分組時,就因為某個學長說「丙組醫科很難考」,於是我就決定要讀丙組……

醫學院時期,當一年級下學期快要放暑假時,我請教某位學長,暑假裡是否應該讀點什麼書,好為醫學系二年級的許多門艱深基礎醫學科目做準備,學長輕蔑地回說:「暑假大家都在玩,你如果能看一遍某某解剖學概要,就很不錯了(該書是中文的,大約兩百多頁)!」就因為學長那句話,我覺得太瞧不起我了,於是我特地花了許多錢買了一本原版也是原文的解剖學教科書,我每天花八個小時,連續四十天窩在桃園家裡,不斷翻動醫學字典查閱每一個書中的專有名詞,終於把800頁的原文本讀過一遍。期間,其他同學都在過著大學新鮮人、多彩多姿的暑假;有人找我加入到處遊玩的行列,不過都被我婉轉地拒絕了……

在台北某醫學中心擔任第一年住院醫師時期,我在教會裡認識了現在的妻子倩婷。才交往兩個星期,我們就認定對方是天父上帝為自己所預備的另一半而準備結婚……

來新竹擔任主治醫師十多年後,第一次在竹北購屋,我和妻子某一次去看建案,從看屋、議價、付定、簽約……,大約只花了3個小時……

由上述例子可知,我是個「衝動型」的男人!

 

「衝動」是一種人格特質,它的相反詞是「深思熟慮」,正如我在新說文解字系列文章裡常說的,特質(恩賜)都是好的,不過人是不完全的也是會犯錯的,所以每一樣特質都像是一把刀子,如果拿來切菜、切肉、做菜……,那就很好,令人歡喜快樂。換句話說,一個人把上帝所賜的特質作了正確的發揮,那個特質就成了他的優點,會受到別人的肯定和稱讚;相反地,如果一把刀子,拿來砍人、傷人、殺人,那就不好,令人勞苦愁煩,也就辜負了天父上帝的一番好意與用心。換句話說,一個人把上帝所賜的特質作了錯誤的發揮,那個特質就成了他的缺點,會受到別人的批評和指責。

不當的衝動會有什麼後果呢?我想媒體上天天都有,無需我贅述,至於我個人,最常見的應該是別人跟我意見不合時,我很容易就會「不想聽,立刻脫口說出……,馬上生氣……」;

適當的「深思熟慮」會帶來美好的結果,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也無需我贅述。

至於不當的「深思熟慮」會有什麼後果呢?應該是會變成「裹足不前、瞻前顧後」,以至於無法完成一件該做的事,例如一對男女在一起許多年了,可是一直沒有正式結婚,原因很可能是雙方都太「深思熟慮」了。

不管是「衝動」還是「深思熟慮」,一個人該如何運用天父上帝所賜的特質(恩賜)呢?答案是在彼得前書4:10:【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以及羅馬書12:6:【所以我們要按照上帝給我們的恩惠,好好地運用不同的恩賜,做應該做的事。】

 

至於何時該「衝動」?何時又該「深思熟慮」呢?那就是要“就事論事”看情況了,就像是大家在路上開車,該快則快、該慢則慢。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