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11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人夫A君因為長期的夫妻衝突而來求診,他表示「無論做什麼,包括花大錢買房買車送妻子,妻子照樣經常翻舊帳、數落他…」;在多次協談中,我出示「人生三層樓」圖示,我告訴A君,一般人按照自己的理性去經營婚姻就如同在2F生活,即便非常努力,還是會碰到天花板,結果不是「離婚」,就是將關係拉遠成為相敬如賓(冰)的「室友」。
A君:「為何婚姻跟夫妻關係會這麼難?當初談戀愛時,大家不都是甜蜜、恩愛嗎?怎知結婚後……」
我:「真正的原因是在天父上帝的設計中,婚姻制度是被放置在『超乎理性』的三樓,而通往三樓的隱藏式樓梯就是聖經中有關婚姻的教導。」
為何神設立的婚姻制度是「超乎理性」呢?因為天然人會認定「血緣關係」最重要,不過聖經在創世紀 2:24寫道:【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
我據此告訴A君,在所有人際關係中,「夫妻關係」是最特別的,【二人成為一體】不僅是字義上兩人同房做愛,它更表明「夫妻關係」的重要性高過其他人際關係(包括上一代跟下一代的親子關係…),等同是「憲法」的位階高過其他一切法律,當其他法律抵觸憲法時,該法律一概無效!
就我過去的協談經驗中,在面對各種「人際關係」時,做先生的最常違反聖經設計的實例是「將母子關係(自己跟媽媽的關係)置於夫妻關係上面,例如:媽媽跟妻子意見不合時,做先生的一是不表態、二是出言挺媽媽、三是要求妻子退讓……,於是衍生出難解的婆媳問題,當然夫妻關係不會好……。
有些做先生的將「朋友關係」置於夫妻關係上面,為朋友作保、兩肋插刀……,結果是類似的;
作妻子的最常違反聖經設計的實例是「將母子關係(自己跟兒子的關係)置於夫妻關係上面,例如:當先生責罵兒子時,作妻子的為了保護兒子於是指責先生「你幹嘛那麼兇…」(關心兒子更甚於關心先生),於是除了夫妻關係不好,未來還會衍生出婆媳問題,因為兒子跟媽媽很要好、對媽媽言聽計從……
此外,創世紀2:18:【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也是「超乎理性」的設計,因為在一般人理性的2F中,力氣相對較大的先生「不知道、不承認」自己是需要「被幫助的」,於是總認為妻子遇事唱反調、只會潑冷水……;
另一方面,個性相對成熟的妻子則是「不願意、不屑於」認真地扮演「幫助者」的角色,而是習慣用「命令、指揮、嘲諷、貶低、取代、教導……」等等動詞對待先生
…………
過了一段時間,A君的妻子出現焦慮、恐慌而至身心科就醫……,於是我教導A君如何成為一位稱職的病人家屬,包括「不要對妻子說:『要正面思考』,這會讓她覺得不被了解而心情更糟…」、「不要責備妻子為何會焦慮、恐慌…」、「儘量傾聽,不要認定妻子『想太多』…」、「不要對妻子說:『吃藥對身體不好』,恐怕妻子自行停藥導致病情惡化…」。
當週協談中,A君表示妻子的胃口不好,並且飲食沒有變化,於是他對妻子說:「你應該要去嘗試不同的食物,才會有胃口呀!」不過妻子做不到,於是他決定付費、主動幫妻子訂購了「某家坐月子中心的餐點」(妻子先前吃過覺得不錯)…
此外,妻子的牙齒不好,而且很怕看牙醫…,A君原來試圖用理性說服妻子「那我就出錢讓你做舒眠(某種麻醉)植牙,不就好了!」不過妻子卻擔心(很害怕)麻醉的風險…,後來A君決定「陪伴」妻子去看牙醫…
妻子早上起不來,起床後不久又覺得疲倦想睡…,A君沒有強迫妻子起床,或是要她事情忙完再去睡回籠覺,而是直接負擔起早上送孩子去上學的工作,好讓妻子多睡一點…
聽過上述A君的陳述,我聯想到以弗所書5:25:【你們作丈夫的,要愛你們的妻子,正如基督愛教會,為教會捨己。】在我的認知中,此處「捨己」的定義是「改變自己(原有的習慣、觀念)並且按照聖經教導對待妻子…」,這對一個男人(包括我自己)來說是很不容易做到的,因為男人的「驕傲」會讓他「堅持己見、不願改變自己、要求對方改變」……,而A君的3段陳述在我看來都符合該定義,因為他所遵循的聖經教導是歌林多前書13:4-8:「愛的真諦」當中的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A君忍耐(容許)妻子的「無力改變」、「擔心害怕」、「早上起不來」…,同時用實際的行動(主動訂餐、陪伴看牙、接送孩子)來對待(愛護)妻子……
聽到這裡,A君補充表示他即便忙於事業,不過近來早晚都會打電話給妻子表達關心….,這就讓我更加肯定稱讚了,於是我表示A君是快樂門診開設將近五年以來,最認真操練「捨己」的人夫!
協談最後,我為A君禱告,求神幫助他的夫妻關係變得更甜蜜、更幸福、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