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時候結果子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11月中旬,某位在「快樂門診」協談過多次的F君表示,女兒具有運動天分,先生在學生時代也喜歡田徑,因此先生非常投入女兒的訓練,經常幫忙拍攝影片、進行慢動作分析,為的是幫助女兒更上一層樓,比賽時名列前茅,甚至打破全國紀錄。

不過,女兒的某個運動項目最近遇到瓶頸。學校教練和先生都很關心,多次一起觀看慢動作影片,不過兩人的想法不同,因此對女兒該如何調整動作,抱持著不同的看法。

教練認為是『肩膀的問題』,先生認為是『腿部的問題』,導致女兒夾在教練與先生之間,陷入兩難。不過,經過慢動作影片的分析,私底下F君跟女兒都覺得先生的看法是比較正確的。當然,F君也知道她並非專業教練、無法從教練的角度去看,所以教練的看法未必是錯的。

麻煩的是,一週前學校教練在進行指導時,女兒可能有在教練面前說出「我爸爸說問題不是這個……」,打臉了教練。不知道是不是這樣的緣故,造成教練與先生之間的心結?因為先生表示,原先他跟教練之間常常透過messanger,進行熱烈的討論,但不知道為什麼,該教練最近很少傳訊息給他……

 

F君在跟先生和女兒談論「運動」的時候,發現他們兩人同時遭遇到『溝通上』的問題。女兒問先生,她在學校到底要改善教練說的「肩膀的問題」?還是要修正爸爸說的「腿部的問題」?

先生想了一想,最後跟女兒說:『還是聽教練的吧!』不過,他心底還是認為自己才真正看到問題的關鍵。由於時間不早了,於是先生叫女兒上樓睡覺,自己也跟著嘆氣走上樓,客廳就剩下F君一個人坐在沙發陷入沈思……

 

F君想起「快樂門診」中,我多次教導她有關聖經中的溝通法則,她努力思考該如何幫助父女兩人克服困境呢?

想了一陣子,F君突然有一個靈感,於是她上樓跟女兒分享她的想法。她表示自己多次去到「快樂門診」,學到了以弗所4:15:【我們要以「愛心」說誠實話…】(首先是接納(同理)對方……(第一層),接著實話實說地指出問題所在……(第二層),最後再一次接納(同理)對方並說出自己的感謝或期待……(第三層)),就像是「三明治」的說話方式。

 

女兒聽不懂什麼是三明治說法…,於是F君舉例說明:「妳遇到教練,首先要謝謝教練花時間研究、幫妳找到『肩膀的問題』(三明治的第一層)」;然後再說:「我從慢動作影片、加上跟爸爸的討論,看到自己可能也有『腿部的問題』(三明治的中間夾層:表達自己的意見);最後再跟教練說:「上場練習的時候,我會思考教練說的『肩膀的問題』,也會思考『腿部的問題』,試著多練習幾次。我非常感謝教練,過去因為有教練的付出,讓我成長很多……(三明治的第三層)」。

 

F君建議女兒試試看,女兒則回說她知道了!後來,F君回到主臥房跟先生說明前幾分鐘跟女兒的說話內容,先生聽了很高興。F君看到女兒以及先生的反應,內心暗暗地感謝我在「快樂門診」中,對她的教導。

 

隔天女兒一下課,F君試著問她,什麼是三明治說法,怕她忘記…,她回答:「把真正想說的話,放在三明治的中間夾層,然後開頭與結尾都肯定對方、感謝對方,當作是三明治的外層」

F君補充說明,如果女兒不希望爸爸與教練因為意見不同而造成矛盾、衝突,那麼女兒就盡量不要在教練面前隨便說出:「我爸爸說這…、我爸爸說那…」,如此一來教練心底很容易會覺得:「那妳聽妳爸爸的意見就好了呀,還需要我這個教練幹嘛?」

 

隔天晚上,F君再度看到先生跟教練在messanger上熱烈討論,先生將自己的看法,運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嘗試讓教練看懂……。看到這一幕,F君覺得很高興,因為她開始將「快樂門診」所學到的聖經溝通法則,跟家人分享,帶來美好的結果。

………………

聽過F君的分享,我很高興地表示,關於「先生、教練、女兒」之間的衝突,F君懂得運用聖經的教導,非常正確。我還提醒她,當女兒練習過一遍後,F君還可以按照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也就是肯定、稱讚女兒,於是她就更容易學會「三明治說話方式」。同樣地,F君也可以【是就說是】地肯定、稱讚先生鍥而不捨的努力。

 

協談結束後,我想起前一次協談時,我以聖經詩篇1:2-3勉勵F君:【惟喜愛耶和華的律法,晝夜思想,這人便為有福。他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凡他所做的盡都順利。】經過了一段時間,我發現F君很努力地【按時候結果子】,於是這句話便成了本文的標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