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炸彈2.0版(下)(炸彈引爆了)

分享這篇文章:

由於炸彈已經拆除了,大家吃員工餐的氣氛變得輕鬆,於是A大廚跟大家聊到前幾天他在戶政事務所看到的一幕……。他看到一對男女在辦手續,兩個人的臉色都很難看。A大廚隱約聽到兩人發生不愉快,男方似乎是堅持要辦離婚、女方則是表情無奈……,這時候聽到戶政人員對他們說:「你們都考慮過了嗎?要不要再想一下?」

沒想到女方突然發飆、對着承辦人員開罵……。看到這一幕,旁邊的人都默不吭聲,不過A大廚覺得女方太無理了,竟然如此對待戶政人員「勸和不勸離」的好意,於是他上前用着強烈的語氣,想要制止女方不當的言行……

聽到A大廚的陳述,我想起醫院裡的一個故事,標題是「更認識照顧者的壓力」,內容是:H先生原先是位國樂老師,與妻子共同育有一子一女,從H先生入住7C病房的一個多月以來,H太太每日二十四小時都陪在他身旁、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不願意有絲毫喘息,堅持要自己照顧丈夫,絕對不假手他人!

某天早上六點多,我已經來到護理站,遠遠地聽到H太太對大夜班護理師C君高聲、憤怒地咆哮,她怒氣沖沖地質疑:「我先生從昨天半夜開始高燒不退,為什麼你們這些護理師完全沒有處理?」

事實上,護理師有多次查房並關心H先生的狀況,也為他放置了冰枕及打退燒針。不過,C君在查房時看見疲憊的H太太正在熟睡,不忍心打擾她的休息,因此C君輕聲地完成了工作,沒有驚動H太太,沒想到卻遭到H太太的誤會。

發生上述衝突,我運用聖經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各人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慢慢的動怒。】當我願意認真聽、仔細想,不難發現H太太在長期的精神壓力和身體疲憊下,情緒和體力都瀕臨崩潰,才會做出上述行為……,所以我並沒有替護理師出氣、出言指責H太太,而是對她說:「大家都看得出來,妳很愛妳的丈夫,也的確日以繼夜地辛勤照顧他,不過妳自己也需要休息,妳的丈夫很需要妳、也很心疼妳,妳不能自己先累垮了啊!」於是我要求H太太返家休息一天,而她也照著做了……。

當時,針對上述衝突,安寧病房的團隊進行個案討論,社工師表示,當H太太情緒激動地對護理師表達不滿時,所用的語言屬於「情緒語言」(unspoken language),這背後往往暗示著另一層意義與訊息,而不是表面上的話。

例如:

情緒語言:「為什麼我先生發高燒,你們都沒有發現也不處理?」

真實語言:「我已經那麼辛苦、二十四小時都陪著我先生,結果他還發燒,看他不舒服我又不知道怎麼處理,也幫不上忙,我覺得好無奈、無助……,怎麼會

這樣呢?」

醫護人員如果能發現個案情緒背後蘊藏的真實意義,並給予同理和支持,那麼醫病關係必能夠獲得改善。

 

在討論會中,我特地請當事人護理師C君發言,她表示:「面對家屬的情緒,明白她真實想表達的話語是:『我累了!』我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已經快要火山爆發的人,於是向韋醫師求救,當時韋醫師問我:『妳希望她整天暗自哭泣、甚至傷害自己、跳樓自殺……,還是她這樣對妳咆哮?』我馬上回答:『那她還是繼續罵我好了!至少她能夠將情緒和壓力宣洩出來,不至於傷害自己。』」

我則是回應:「護理人員願意用這樣的方式來對待家屬,真是令人感動,願上帝特別紀念並祝福護理人員所付出的愛心!」

 

H先生過世時,H太太的情緒相對平穩,沒有出現預期中的激動、抱怨、失控……,我相信這樣的結果跟護理師對她付出的愛心,有著密切的關連,正如聖經所說【Love never fails】,而上述結果就是一種不失敗,就是一種成功!

………………

當我講過上述故事後,A大廚說:「這樣看來,當時我用強烈的語氣,想要制止女方,可能不是很恰當……。」我則是勉勵他並表示,「女方飆罵戶政人員…」、「你出言制止女方…」,都算是天然人的回應方式。

如果當時我在現場,我可以運用聖經的教導,用溫和的語氣對女方說:「來這裡辦手續,你心裡的壓力一定很大、情緒一定很不好……。」

接下來,女方最有可能的是情緒開始平靜下來……,或是反問:「你怎麼知道?」我會說:「雖然我們不認識,不過我關心你們……」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由意志,所以女方是否一定會表現出如我所預期的言行,我無法決定,不過無論如何,我都相信當一個人被另一個人同理、接納時,場面絕對不會變得更糟,因為這是人性的共通點,因為在同理、接納的過程裡一定有「愛」,而按照聖經的教導,「愛是永不失敗的(Love never fails)」。

 

聽過我進一步的說明,A大廚說:「這樣看來,俗話說的『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並不是那麼簡單。」我則是微笑地回說:「是呀,得要先搞清楚狀況(等同於【快快的聽】),才不會傷及無辜(等同於「快快動怒」)!」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