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離婚了(上)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6月上旬在「快樂門診」中, 一位協談過三次的W君對我說:「我昨晚跟先生講話講到凌晨一點……」我心想:「W君夫妻因為很少溝通,所以關係出問題,現在願意長談,應該是一件好事……」沒想到W君接著說:「我們決定離婚了!」

一時之間,我不知道該如何回應,因為快樂門診開設至今將近半年,案主形形色色,有想要離婚的、一方外遇的、夫妻倆人都外遇的、已經離婚的…,但是在協談中,案主「決定離婚」…,這算是頭一遭!

 

雖然很驚訝,不過我還是一貫地按照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我告訴自己,所有看得見的問題都是「冰山的一角」,如果只想快速地解決後者,結果通常不理想,因為水面下的部分很快就會浮起來,也就是問題、衝突必定會日復一日地出現。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藉著【快快的聽】(認真聽、仔細想),找出「冰山的主體」……,就算是案主已經決定「離婚」,我的態度仍是一樣,因為雙方都可能再婚,同樣的問題還是會再出現!

 

W君勉強擠出笑容地表示,前一次在門診中,我請她寫下自己的優、缺點及學業上的強、弱項,當時W君認真地寫下:

優點:樂於跟別人分享,朋友多,善解人意,觀察細微,責任感重,國文好…

缺點:脾氣暴躁,做事衝動,說話太快,耳根子軟、明知不對卻不敢拒絕(例如前男友來要求聯繫自己明知不對卻不敢嚴峻拒絕、父母要求陪打麻將到凌晨2、3點自己明知不好卻不敢拒絕…),數學英文理化差(常常不及格)…

我藉此教導W君,「樂於跟別人分享,朋友多…」以及「脾氣暴躁,做事衝動,說話太快…」,其實是一體的兩面,如同一把刀子(如附圖),都跟「說話」以及「快」的特質有關。

關於特質(恩賜),彼得前書4:10說:【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賜彼此服事,作神百般恩賜的好管家。】以及羅馬書12:6:【所以我們要按照上帝給我們的恩惠,好好地運用不同的恩賜,做應該做的事。】

每一種特質都是上帝所賜的,祂的原意都是好的,不過人是不完全的也是會犯錯的,所以每一樣特質都像是一把刀子,如果拿來切菜、切肉、做菜……,那就很好,令人歡喜快樂。換句話說,一個人把上帝所賜的特質作了正確的發揮,那個特質就成了他的優點,會受到別人的肯定和稱讚;

相反地,如果一把刀子,拿來砍人、傷人、殺人,那就不好,令人勞苦愁煩,也就辜負了天父上帝的一番好意與用心。換句話說,一個人把上帝所賜的特質作了錯誤的發揮,那個特質就成了他的缺點,會受到別人的批評和指責。

 

同樣地,「善解人意,觀察細微,責任感重…」跟「耳根子軟、明知不對卻不敢拒絕」也是一體的兩面。

 

談到這裡,W君像是發現新大陸般地顯得很興奮,因為她從未想過其實自己的優點、強項,反過來就是她的缺點、短處。

既然W君有「快」的特質,於是我加碼教導她,如何去看懂「慢」的優點,我跟她提到一本書叫做「牽著蝸牛去散步」……,她立刻答出「慢」的優點是「不衝動、少犯錯、衝突變少…」、「我先生就是這種人」,不過先生「慢」的缺點實在是太嚴重了,例如女兒發燒39度,他卻一點都不急…

 

當次協談結束前,我勉勵W君,既然每個人都有優缺點、各種特質都可能誤用而傷害別人,加上每個人都有很弱的地方(很難跨越、很難進步,例如案主的數學、理化科目…;

先生對於許多日常生活的事完全記不住,例如:W君前一晚才交代先生並把女兒隔天要穿的衣服鞋子放在床頭,結果隔天早上先生仍將女兒的衣服、鞋子穿錯了……),所以我勉勵她「接納」先生很弱的地方。

………………

時間拉回門診當下,W君振振有詞地表示,她有依照我對她的教導,尤其是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她不斷地找機會肯定、稱讚先生,例如肯定先生很會修理東西,然後提醒先生使用某種家電去幫她做某事,先生雖然聽到了也答應了,不過很快就忘記了……;由於類似的事情發生過太多次了,W君崩潰地大哭說:「我真的受夠了、我對他的愛心、耐心都用光了……」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