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工作坊(十之十)(學員的回應)

分享這篇文章:

接下來,A大廚又說:「也有可能,我兒子是希望能孝順我們,雖然我們才五十歲左右,不過一、二十年後也會老,也會需要有人照顧。」

我說:「這是個很好的理由,不過我們還是需要考慮“時間點(timing )”的問題。如果未來幾年,你們夫妻還不需要有人照顧,而你兒子和媳婦可以在比較單純的人際關係下,把他們兩個人的關係建立的很健全,甚至於也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的情形就像是以前我在文章裡常用的比喻,他們一家就像是一部油門和煞車彼此配合良好的汽車,有一天當你們夫妻年紀大了,需要兒子和媳婦照顧,這時候不管是他們搬回來跟你們住,或是你們搬去跟他們同住,就會像是坐上了他們那部心理健全、關係良好的車子,於是你們會坐得很舒適、很愉快;

相反地,如果他們結了婚,除了要學習彼此溝通、適應之外,還要花心思去處理和公婆之間複雜的關係,如果婆媳關係不佳,你兒子夾在當中,到底該挺誰呢?如此一來,不僅所有的人在未來的時間裡,彼此的關係都有心結、都不愉快,甚至於兒子和媳婦的關係生變,接著離了婚,那不就連未來的希望都沒有了呢!」

………………

聽過以上的說明,E君表示認同,不過她又說:「麻煩的是,我現在的媳婦已經住在我們家裡一段時間了……。」

因為時間已經來到下午一點,超過下課時間已經整整一小時,於是我答覆:「人生當中有一件事很公平,那就是做了一個不當的決定,就必須承受其後果。未來如果有需要,大家可以來掛『快樂門診』,我樂意幫大家處理各種身體以外的疑難雜症。」

以下是學員的心得與回應:

「因為傳統上中國人不讓愛說出口,我先生也不善於表達愛,使得我常以為他不夠愛我。我因為有來上課,學到了溝通的原則,所以我應該可以主動地示範,常常表達對他的感謝」、

「再次明白『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應用;發生衝突時,先解決『心情』,接下來『事情』就容易了;讓爸爸這個角色成為孩子的『榜樣』,是非常重要的事」、

「在親子衝突中,心情的主因是什麼?原來是”愛”呀!愛就要勇敢說出來!」、

「學到了一件事,在溝通的過程中,要試著找出並說出對方的”心情”(對方心裡到底在想什麼?)>>>先處理”心情”,再面對”事情”」、

「我觀察到,韋醫師很重視每位學員,他視大家為自己的兄弟姐妹。所以,每個月一次的工作坊,大家猜得出來,韋醫師花多長時間準備嗎?我觀察到的韋醫師,
他是時時在準備,他時時在留意大家的動態,以便從每位學員的實際生活切入,希望幫助大家改善夫妻關係,韋醫師一直在找方法……;

說自己的事,最難!尤其是配偶關係,因為我們都擅於包裝自己,就如同長了乳癌的婦女,任由腫瘤細胞擴散全身!沒關係,華服蓋起來,就好!反正人家看不到。開始發臭了,也沒關係,名貴香水,灑上去就好了,別人不知道……,這,是不是我們現在普羅大眾的臉書生活呢?」、

「韋醫師的每句話都可以讓人思考許久,「幫助者」、「鐘擺的兩端」、「人的關係不進則退」、「榜樣」……,期許自己一次次練習,讓夫妻關係更緊密」、

「快樂工作坊的出現對我跟先生來說像是一盞明燈,除了照亮我們夫妻未來的路更是常常一語點醒我這個為人瞎煩心的問題……,真的非常感謝您,未來我會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要當丈夫的幫助者」,使得夫妻關係更緊密,」、

「我想給韋醫師回饋,將近一年以來,我的參與率雖不高,但最後這三次的收穫是讓我重新思考一下如何轉換心情或心態來面對夫妻關係,而不是一昧指責對方做得不夠的地方。這一年,夫妻關係已沒有生完小孩的第一年糟糕,但仍然還有很多需要努力與改善的空間。韋醫師帶領大家往正確的方向前進,謝謝你韋醫師」、

………………

對於學員的回應,我表示C君的觀察是正確的,我確實很關心每位學員。我試圖擺脫「老師講課學生聽課」的傳統模式,而是從學員日常生活切入,想要幫助大家學會聖經中simple and effective 的溝通法則,如此一來,學員才會得到「能力」,而不是「聽過後,當下覺得很棒,不過很快就忘了。
透過這次的「結訓」,我看到大家寫下了前所未見的心得或感言,我覺得很高興。
讓我們一起「向前看」,我相信未來在「快樂門診」,會有更多令我們意想不到的故事,大家一起來參與吧!

全文完

如果有網友想要知道「快樂工作坊」的始末,請進入我個人的網站,在任何一篇文章的結尾處,都有「搜尋」功能,你可以鍵入「快樂工作坊」,就可以了解更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