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除了肯定、稱讚B君的努力,還加碼提醒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不進則退」的,也就是說,上述孩子跟爸爸之間的互動,如果是維持現狀或一成不變,那麼親子間的快樂就會逐漸消退,於是我提出一個更高的目標,那就是做妻子的可以教導孩子如何從先生身上學到各種「榜樣」……,這是一個更高的目標,同時具有更深刻的意義,值得大家追尋。
我原本是想要拿美國總統老布希剛過世,他的兒子小布希在國葬典禮中,一席強調父親留下許多典範的致詞,來跟學員說明「榜樣」的意義與重要性,不過一問之下,幾乎沒有學員知道老布希過世一事,於是我只好匆匆帶過。
雖然我沒有跟學員深入討論「榜樣」一事,不過在課後的自由分享時,D君表示,她自己確實是把父親當作崇拜的對象,也將父親的形象作為當年挑選結婚對象的依據。她曾經跟父親說過上述想法,父親覺得很高興…。
接下來,我請C君分享答案,她表示這一個月來,她開始注意到兩個孩子不喜歡跟先生抱抱或親親的問題,甚至於三、四歲的兒子睡覺醒來,發現先生抱著他,他還會大哭……。聽到這裡,我覺得不可思議,於是我問:「Is that normal ?」因為我的觀念是,只有爸爸太忙沒空陪小孩、抱小孩、親小孩,怎麼會有小孩不喜歡跟爸爸親近呢???」
C君還表示,為了讓孩子親他,先生偶而會開玩笑地說:「我快死了,你還不來親我…」。就在我不得其解時,C君表示孩子通常是模仿著媽媽的態度與爸爸相處…。這樣的解釋,我覺得很認同,因為它符合人性。
接下來,C君不負我望地表示,雖然上述互動已經有一段時間,不過當她在前一次工作坊結束後,才察覺到那樣的父子關係是個「問題」,於是她開始做出努力,她經常告訴孩子有關「爸爸的重要性」,讓孩子知道,自己嘴裡吃的食物、身上穿的衣服、手上玩的玩具……,幾乎都是爸爸在外面認真工作所賺取的,爸爸當然很重要…;
有一天,外面天氣下雨,先生為了讓C君和孩子出門能夠免於淋雨,因此把汽車留在家裡,自己騎摩托車上班,於是C君把握機會,開車出門後,一面開車一面把先生對家人的愛解釋給孩子們聽,接下來把車停下來並撥打電話,讓孩子對爸爸說出感謝的話……
聽到這裡,我覺得很美好、很感動,不過我反過來問其他學員:「這樣的事,需要特地拿出來跟孩子說明嗎?」我看到大家臉上似乎有「多此一舉」的眼神,於是我說了一個「魚頭的故事」:
某一天在我打工的餐廳裡,大家在吃員工餐時,外場的Q君一面吃著魚,一面提到某位顧客的故事。她表示,有一位老先生常常點「魚」的料理,同桌的有媳婦和孫子。有一天,Q君聽到媳婦對老先生說:「魚頭給你吃,你喜歡吃頭!」後來,有一次老先生獨自來用餐,滿臉無奈地對Q君抱怨說:「我長期以來刻意只吃魚頭,目的是把魚肉留給孫子吃,沒想到竟然被我媳婦誤以為我「只喜歡吃魚頭……」,唉!」Q君試著安慰老先生說:「沒關係啦,魚頭很營養的……」
講過上述故事後,我表示,人際間常常有所謂的「想當然爾」,意思是對方應該知道自己在想什麼?這樣的溝通習慣很明顯地是違反了聖經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結果當然是勞苦愁煩。
同樣的道理,我提醒學員,如果C君沒有清楚地教導孩子去明白爸爸的愛心,難保孩子不會隔天去上學後跟同學說:「我爸爸最喜歡耍酷了,他都在下雨天騎摩托車去上班喔!」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