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謂夫妻間「良好、親密的溝通」呢?我個人大膽地提出一個客觀性的指標,那就是兩個人都可以在對方面前,很清楚地用言語訴說自己的壓力、困境、各種情緒,甚至是”無能”的感覺,而不必擔心會被對方看輕、嘲笑、諷刺……,這很像是聖經在約翰一書4:18所說的:【愛裏沒有懼怕;愛既完全,就把懼怕除去。】。
當然,上述境界並非一蹴可幾,就像是想要游一千公尺,必須一次次地練習,從簡單的開始。我也知道「認識自己的情緒、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對於絕大多數的男人而言是”非常、非常、非常”困難的,因此我勉勵工作坊裡的人妻們,願意成為先生的「幫助者」,可以在先生面前親自示範何謂「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而且是從比較簡單的「表達正面情緒」開始做起……,
於是我請學員們寫下一件先生最近讓妳高興的事/先生對妳做出符合社會上一般要求的事(例如該回家都有回家、有給妻子適當的生活費用、做了一件家事……)
「先生晚上九點才回家,我特地煮了一碗麵給他吃,先生很開心地對我說:『有妳真好!』/ 下雨天,先生主動表示願意載鄰居的孩子(跟我兒子同個幼兒園)去上學,因為鄰居爸爸的上班地點跟幼兒園不同方向……」、
「小孩想要”自學”取代正規國小教育,先生願意讓我們嘗試而沒有加以阻撓,我感受到先生的尊重與信任 / 先生考慮去結紮,不再強迫我生老三…」、
「先生煮晚餐、洗碗……」、
「先生因為加班而必須晚歸時會提前告知我,如果有事臨時不回來吃晚餐會事先徵詢我的同意……」、
「昨晚7:45,先生回家後知道我人發燒不舒服,立刻主動地協助孩子洗手並準備晚餐……」
………………
當我請學員說明過上述場景後,我發現多數學員雖然在心裡覺得「先生好貼心、先生懂得尊重妻子、先生願意信任妻子、先生懂得感謝妻子、先生讓妻子很有面子、妻子深受感動……」,不過卻沒有把握機會將上述「正面情緒」清楚地用言語對先生表達,或是習慣用隱晦、拐彎抹角的方式來回應……,結果是先生錯失了一次可以從妻子身上學習「認識自己的情緒、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的大好機會,於是我建議學員們應該努力、認真地按照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來跟先生相處,
覺得先生好貼心就說「先生好貼心」、
覺得受到先生的尊重就說「受到先生的尊重」、
覺得受到先生的信任就說「受到先生的信任」、
先生懂得感謝妻子讓妻子很開心就說「先生懂得感謝妻子讓妻子很開心」、
先生的言行讓妻子很感動就說「先生的言行讓妻子很感動」……
這樣的溝通模式不僅符合【是、就說是】,也是非常簡單的,因為做妻子的不必用「隱晦、拐彎抹角」的方式來回應,而是很簡單、直接地表達「自己的感受(情緒)」,結果是先生受到妻子的肯定稱讚心裡一定很”爽”,同時更加認識到妻子的情緒,還可以潛移默化地從妻子身上學到「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這真是一舉數得,不是嗎!
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家裡的孩子們,經常看到爸媽用上述模式在進行溝通,於是孩子們從小就”有樣學樣”地學會了「認識自己的情緒、用言語表達自己的情緒」,這不是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們能夠學會的能力嗎!
上述說明再一次證明聖經裡的溝通法則,確實是 simple and effective 的,值得大家來學習!
時間過得很快,已經接近十二點,於是我公開宣佈如果學員的朋友有著不快樂的夫妻關係,歡迎學員邀請朋友來參加工作坊;如果某一方已經有了「外遇」,那麼就像是「突然生了重病需要到醫院掛急診」,學員可以先跟我約時間,然後陪同朋友來跟我進行協談,我會提供協助。
接下來,我請學員寫下當天上課的心得:
「跟先生溝通時,除了運用”愛的動作”,還可以加上言語的關心與回應,也就是應該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如此一來,先生才容易明白妻子的情緒。」
「當先生做出令妻子覺得貼心或感到高興的事情時,妻子應該在言語上做出適當的回應……,於是做先生的才能有樣學樣地模仿,以後才會也把心情告訴妻子;上述觀念是我從未想過的,我回去會做練習。」
「我很容易將先生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常常忘了感謝他。從今天開始,我會帶著孩子,試著在每天睡前,對先生說一件感謝的事。」
「要維持夫妻間良好的溝通,妻子應該扮演”幫助者”的角色,就從妻子對先生示範如何表達情緒開始。」
「跟先生相處時,可以如實地說出妻子的難處,另外則是不要把先生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視為”理所當然”。」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