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工作坊(七之五)(正確的步驟)

分享這篇文章:

做過上述說明後,再回來分析學員們跟先生的溝通模式:

A君:「如果你下班回家後,不希望看到孩子們嬉鬧、做出你不認同的言行、惹你生氣,那麼這樣好了,週一到週五,你回家後我會要孩子們不要在客廳玩,不過到了假日,你就應該要多陪孩子……」

 

B君:「我會半撒嬌地問他:『你在外面真的有小三嗎?』」

 

C君:「我根本就不想再溝通、不想解決!」

 

D君:「你是不是想要生第三胎?如果是的話,那我們就趕快生一生,然後就結紮…」

 

E君:「關於前幾天那件事,我想要跟你溝通一下,因為事情是臨時發生的,我並不是故意要找你麻煩、要你臨時跟同事換班…,你那樣說,讓我很生氣…」

…………

我發現除了E君之外,其他學員溝通的焦點都是放在「如何解決事情」、「放低身段」、「討好對方」……,對於自己的「情緒(心情)」隻字未提。這當然是不理想的,原因是在溝通過程中,妻子沒有提到自己的「情緒(心情)」,那麼後者就無從得到正確的抒解,就算表面上事情得到了某種程度的解決,妻子的心結必定持續存在,更不要說是先生的部分,這當然是不完整、不理想的。

至於說出「我根本就不想再溝通、不想解決!」的C君,我原先想要給”0”分,不過後來想一想,她如此”誠實”地表達想法,而”誠實”是非常重要的品格,於是我決定給50分。當然,我可以猜想得到,C君絕對是有過太多溝通不良的經驗,所以才會那樣想。

講過許多理論,於是我對學員親自示範如何溝通。

步驟一:衝突過後,雙方情緒不那麼高張時,找個私下的時機對先生說:「有件事我想要跟你講…」、或是「我想要跟你溝通一件事」……;接下來,做先生的應該會覺得有點驚嚇、有點害怕、有點疑惑……,因為他先前的經驗通常不是這樣,也可能先前的經驗都是「糟糕有壞事發生了、我又做錯什麼了嗎?」;講到這裡,學員們不約而同地大笑,因為她們家就是如此!

步驟二:對先生說:「因為你是我的另一半(丈夫),也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願意告訴你我的心情(情緒)。前幾天你那樣說…,我覺得『受傷、驚訝、不滿、擔心、害怕、失望、不被理解、不被尊重……』」;

這裡面有兩個關鍵,首先是每一個句子的「主詞」儘量用「我」而不是「你」,因為用「你」當開頭,很容易讓對方覺得「被指責」,接下來對方如果不是 fight(出言反擊)就是 flight(把耳朵關起來、不想再聽、逃避),這些都無助於溝通。相反地,用「我」當開頭最正確,因為妻子有自由意志,妻子知道自己的感受為何,所以不易出錯。

第二個關鍵是表達「愛」,讓先生很清楚地知道「妻子愛他」,這就等同於附圖二當中,藉著「愛的真諦」,妻子可以從「理性」走進先生「感性」的世界裡。

根據我的經驗和觀察,在婚姻關係中,當一方清楚地得知另一方真誠地愛他(她)時,他(她)一定不會拒絕,也一定會受到感動,因為這是人性的共通點(正如韓國影片中,先生向妻子求婚那一幕)。

大家不要認為妻子這樣說,是很肉麻或令人尷尬的。相反地,那是很自然且符合人性的,也就是說,如果妻子已經完全不愛先生了,那她還會想要去跟先生溝通嗎?

反過來說,當妻子願意跟先生溝通、願意讓先生知道自己的心情(情緒),當然就表示妻子是愛著先生的!

既然如此,根據聖經【是就說是】的教導,妻子對先生說:「因為你是我的另一半,也因為我愛你,所以我願意告訴你我的心情(情緒)…」就是完全符合人性運作的表達方式。

講到這裡,某位學員問我:「在前面看過的影片中,做妻子的並沒有對先生說過類似的話呀!」我表示,在影片中,妻子多半是藉著「行為(行動)」來對先生表達愛,例如她常常製造機會讓先生抱她、親她,和她牽手,說「他愛她」…;共進晚餐時,溫柔地餵丈夫吃一口美食…;家中貼滿了紙條,寫著「不要忘了把襯衫掛在衣架」、「領帶別針在左邊抽屜」、「你笑的樣子最好看」、「睡前一定要記得刷牙」…。

「行為(行動)」可以表達愛,「言語(語言)」更容易表達愛,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