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1月中旬,我和以前醫院的同事護理師C君決定在竹北地區舉辦第一次的工作坊,名額限定15位。臉書上的宣傳稿寫著:「婚姻生活不甜蜜」、「夫妻觀念差很大」、「兩人溝通很困難」、「常常很想罵對方」、「對方都不了解我」、「管教孩子差很多」……,如果你有以上的困擾,歡迎來報名參加「與韋醫師聊天–談夫妻溝通」
107年2月2日工作坊當天,我提前了45分鐘到達會場,好打點座位和環境。陸陸續續地有媽媽來到,有些帶著學齡前的孩童,有些則是背著奶娃娃來參加。我看在眼裡,覺得這些媽媽們不怕麻煩地把小孩帶出門,還願意來參加活動,著實讓我敬佩,因此我提醒自己,一定要讓這些媽媽們在課後能夠”帶著某些simple and effective的能力回家”,才不會辜負她們的認真與付出。
課程一開始,我跟學員們說明工作坊設立的目的,是要藉著「良好的溝通」,協助學員成為「更快樂的人」,因為聖經在創世記2:15記載著:【神將那人安置在伊甸園,使他修理,看守(伊甸園=快樂的園子)。】接著,我徵求學員的同意,將工作坊命名為『快樂工作坊』,人人參與,個個快樂。
接下來,我跟學員們取得一個重要的共識,那就是「一個人一輩子只能管好一個人—-那個人就是自己」,免得大家都會把婚姻不美滿的責任推給另一方,於是問題就變得無解。
接下來,我發下紙筆,請學員不具名地寫下自己對婚姻(夫妻關係)的「看法」、「想法」、「指導原則」、「座右銘」……。將上述答案收集後,我隨意地分給學員並請學員大聲地唸出來……,接下來請學員們進行腦力激盪,說出答案中的優、缺點或矛盾之處。
大家寫下的答案如下:「各取所需」、「緊密的長期合作關係」、「嫁雞隨雞,要體貼包容老公」、「練習不要踩到對方的地雷」、「責任:對先生、孩子及家人負責任」、「師徒關係」、「室友」、「提款機 vs 保姆」……;我則是補充「太太永遠不會錯……,如果有錯,那就是我聽錯!」(某一位總統為新人證婚時,最常講的台詞);「對待先生就像是照顧自己的孩子……」(某位市長夫人接受電台訪問,談到夫妻相處之道時所說的)。
我接著表示,上述的「看法」、「想法」、「指導原則」、「座右銘」……,從某些角度去看,是好的、有用的,不過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就會出問題;不僅如此,這些認知有些根本就是互相矛盾的!為什麼會這樣呢?
答案很簡單,那就是大家都知道”瞎子摸象”的場景,摸到象牙的人說大象是尖尖的,摸到象腿的人說大象是粗粗一根的,摸到肚子的人說大象是平平的,摸到尾巴的人說大象是細細的……,每個人都對,不過都不完整!
我們身邊認識的夫妻,還有我們上一輩的父母,大家對於婚姻的觀察、分析、體會……,其實都是非常、非常有限的,絕大多數人一輩子只有仔細地、長時間地看過自己父母的婚姻狀態,其次就是自己的婚姻狀態,所以得出的、不管是心得還是感想,其實都像是”以管窺天”、”井底之蛙”、 ”見樹不見林”,更像是” 瞎子摸象”。雖然這些心得、感想都是真實的,不過都是片段、殘缺、不完整的!
講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覺得氣餒,難道一個人必須花許多時間,到處去觀察、研究別人的婚姻狀態,才能找出答案嗎?那不就要等到他頭髮都白了才能結婚嗎?就算他去書店買一本有關婚姻建造的暢銷書,那也沒太大用處呀,因為照我們剛剛的說明,那位作者一輩子也只有仔細地、長時間地看過自己父母的婚姻狀態,其次就是自己的婚姻狀態,除非他(她)結了許多次婚、又離了許多次婚,不過這也不對呀,如果作者結了許多次婚、又離了許多次婚,那他(她)又有什麼資格來對讀者提出婚姻建造的建議呢???
沒錯,以上就是我們每個人(包括我自己)進入婚姻後,所面臨的困境。舉個例子來說,婚姻就像是兩個人約定了一起去攀登一座從未去過的原始山林,如果兩人手上拿到的地圖,都是過時、殘缺、模糊……,甚至於裡面有錯誤的標示或是方位不正確,那麼結果必定是危機重重、險象環生,嚴重一點的還會喪命,不是嗎?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