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內電話 vs 謝飯禱告

分享這篇文章:

113年2月上旬在「快樂門診」中,中年的A君原先是因為父子長期衝突而來求診,經過多次協談,A君知道他應該尊重已經成年兒子的自由意志、不該在兒子犯錯後千方百計地為他收拾殘局,導致兒子始終學不會教訓、不知道該為自己的言行負責……

 

當週協談中,A君詢問我,他雖然受洗成為基督徒許多年,不過一直沒有養成「飯前禱告」的習慣,他想知道它是否重要?

 

A君的提問讓我聯想起多年前,我從醫院退休後在餐廳當學徒時的一件往事:

某一天中午在吃員工餐時,桌上出現了一盤南瓜料理,大老闆M君用著有點詭異的笑容對著我、還有幾位五十歲以上的男員工說:「你們多吃一點南瓜!」我有點白目地問她:「為什麼要多吃南瓜呢?」
M君答說:「因為南瓜對上了年紀的男人很好,可以減少攝護腺癌的發生,電視上的健康教室都這麼說!」聽完她的說明,其他的女員工都放聲大笑,因為她們都知道M君其實是因為討厭吃南瓜,才故意找理由的。
我打破砂鍋地再問M君,為什麼會討厭南瓜,她說:「小時候家裡種了許多南瓜,小孩子不僅要下田幫忙搬很重的南瓜,三餐還常吃南瓜。」
我繼續問:「你家種那麼多南瓜,吃不完的都拿去市場賣嗎?」

她說:「沒有拿去賣,都是拿去餵給『豬』吃的!」
聽到這裡,大家面面相覷,沒有人動筷子去夾桌上的南瓜。

我正在想如何打破令人尷尬的氣氛,突然上帝給了我一個靈感,於是我說:「我們的員工餐不是也常常吃地瓜葉嗎!幾十年前,它也是給豬吃的,可是地瓜葉現在已經變成X葉餐廳知名的台式料理了,要花不少錢才能吃到。南瓜大概也一樣,現在已經變成養生的食材了,不管是中式還是西式料理!換句話說,大家經過數十年的工作打拼和醫學研究,終於發現原來豬吃的東西,都是好東西!」

聽完我的說明,大家笑成一團,桌上的氣氛頓時變輕鬆了!

事後我仔細想,問題是出自於人們的論斷,論斷給豬吃的就不好,給人吃的就很好。我再仔細思考,其實所有的食物都是好的,因為聖經在創世紀裡記載著神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神說:看哪,我將遍地上一切結種子的菜蔬,和一切樹上所結有核的果子,全賜給你們作食物。】

也就是說,不管人們今天吃的是高檔的松露料理,還是平價的地瓜葉、南瓜料理,都是很好的,都是上帝創造並賞賜給人們的,所以基督徒會做餐前的謝飯禱告,感謝天父賜下桌上的食物,是很自然的習慣!

我開動了

我還想到,網路上有篇文章提到日本人用餐前所說的那句話「i ta da ki ma su」,並不是我們想的「我開動了」意思那麼簡單,其實這句話翻譯的並不精確,它在日語中是一個「謙語詞」,意思是「領受、蒙賜」,日本人希望大家記住食物得來不易,所以用餐前說那句話,是在感謝自然的餽贈,所以「我開動了(i ta da ki ma su)」更準確的翻譯其實是「我領受了」。

………………

回想過上述故事後,突然聖靈賜下靈感,於是我問A君:「你家有裝設市內電話嗎?」他表示〔有〕,接著我問:「理由(目的)為何?」

A君:「裝市話每個月費用不到100元,而且打市話比手機費用便宜呀!」

我:「這個話題三不五時就會在網路上看到,絕大多數年輕人認為沒有必要,因為大家都用高檔手機、根本沒在用市話,何況還容易接到詐騙電話……;

不過,也有人深謀遠慮地建議,當發生大地震、大停電時,手機的電池一定有用光的時候,這時候市話就能派上用場,甚至及時通知救難人員而救你一命。

換句話說,在我的想法裡,養成「飯前禱告」的習慣,就跟家裡「裝設市話」類似,在承平時期 「做跟不做、裝跟不裝」兩者沒有明顯差別,甚至於還麻煩一些……

不過,當一個人跟神的關係疏遠甚至即將破裂時(例如:某甲遭遇極大痛苦、跟神禱告祈求,神沒有立刻垂聽或馬上出手相救時……,天然人很可能就會埋怨神、離棄神……,這時候,他原先已經養成的「飯前禱告」習慣就能派上用場,因為他仍然每天有幾次感謝神、跟祂保持聯繫……,他就比較容易聽到神對他說話或啟示,於是他就有機會重新得力!

 

協談最後,我告訴A君, 在大家比較熟悉的聖經「十誡」中,裡面並未提到「基督徒必須做到飯前禱告」, 所以上述內容都是我個人的想法,提供他参考……,他可以用神所賜給他的「自由意志」去決定要不要做,當然未來也要為自己所做的決定負責。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