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作不斷(上)(習慣貶低同事)(下)(從上帝得醫治)

分享這篇文章:

106年3月某一天在瀏覽臉書時,看到一篇文章,題目是:「兒時的缺憾,將耗盡一生去尋回(0-7歲兒童心理需求指南)」,於是我點進去看,內容提到:跟身體營養一樣,孩子在年齡不同的階段,他需要不同的心理營養,如果他沒有得到心理營養的滿足會怎么辦呢?那么他這一生,大概會要尋尋覓覓,直到他能夠尋滿那個缺失的心理營養為止……

《4-5歲 孩子最需要的是“肯定”》

到了4歲-5歲的時候,他所需要的心理營養是:「肯定,讚美,認同。」這個部分,爸爸的重要性要大過母親。父親對孩子的讚美,肯定,認同,不管是對兒子還是女兒,它的份量是特別重的,如果父親願意認真地對孩子說:「孩子我很喜歡你,我非常高興你是我的孩子。」那麼這句話,孩子會記得一生,並且開心一輩子。」如果爸爸在這個部分願意去欣賞孩子並且用語言和行動表達表現出來,孩子就會充滿自信,真正的自信來源是他自己內心。他知道自己是個有價值的人,因為他會認為,我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好,我爸爸媽媽認為我很可愛,那麼他長大以後,一定是充滿了自信。這個孩子有了這樣一種自我的信心後,他就會有一個新的我,並且會明白,我是誰,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於是他能夠有信心去面對他的人生,去面對他人生中的各種問題,難題。所以要請爸爸這樣來做,願意去肯定孩子,去向孩子表達:「我很喜歡你,你很棒!」父親的肯定,要比媽媽的肯定比重更大…………

我一面看上面的文章,一面想到餐廳裡的一位大廚,他曾經不經意地跟我說過,在他小時候,有一次偷溜出門想要跟同學出去玩,不料在巷口被他爸爸堵到,他爸爸拿著一根打棒球的球棒,當場就往他的腳掌打下去,導致他腳掌骨折……;我回問他:「那你們現在關係如何?你還會很氣你父親嗎?」他說:「反正就這樣,我們很少講話。」

我觀察這位大廚超過一年半,發現他在站爐子炒菜時,當排菜的同事把A、B、C、D四樣菜排在他的準備台時,有時候他會按著順序炒作,不過他也常常自行變更次序,例如先做D,再來做C,然後是B,把A排在最後。剛開始時,因為我是個廚藝的門外漢,看不懂他的手法,曾經請教他,他回說:「D製作比較快,所以先做。」我聽了,覺得有道理;

過一陣子再請教他同類的問題,他回說:「A菜色是餐廳的熱門菜色,很可能下一張菜單也會有同樣的A,兩道A可以同時炒作,可以節省時間,出菜更快。」我聽了,覺得也有道理;

過了幾天,當我再請教他同樣問題時,他回說:「先做D,再做C,可以不必洗鍋,可以節省時間。」我聽了,還是覺得有道理……;

雖然他講得都有道理,不過這樣隨意更動出菜順序,經常會讓外場的同仁和餐廳老闆很困擾,因為會引起顧客不滿。這樣的不滿很容易理解,因為“先來後到”、“first come, first served ”是多數人認同的法則,當此一原則被違反時,每個人心裡都會不舒服。

在我來餐廳還不滿一年時,當我因為顧客對出菜順序不滿的問題,夾在該廚師和外場同事和老闆之間時,我心裡的OS是:「這應該只是雙方立場不同,沒有對錯可言!」

當該大廚偶爾因為另一位廚師休假而代替他站砧板負責配菜時,他總是會不斷地數落砧板師傅,說他蛤蠣保存不當冷凍過了頭、肉類應該放在冰箱不可以放在準備台上才能保鮮、小黃瓜必須先切好片要用的時候可以立刻拿、客人常點的青菜不必先切一大籃等要用的時候再切才不會變質、製作金銀豆腐時鹹蛋要切得很細碎客人才不會覺得太鹹、發製牛肉片時木瓜酵素放太多以至於牛肉太軟爛口感不佳……;在我來餐廳的一年內,聽到他對同事的批評時,因為我是個門外漢,沒有什麼分辨能力,因此覺得他講的都有道理。

當油鍋的位置來了一位新人之後,該廚師更是經常批評、嘲笑油鍋師傅,說他動作那麼慢、魚炸的不夠透、豆腐炸得太老、油溫不夠以至於魚片上的粉都掉了、油溫太高把蝦子炸得黑黑的、不會控制油溫以至於炸油很快就變黑了……,因為油鍋師傅確實是生手,缺乏經驗,因此我在聽過他的數落時,我心裡也是認同的……。

不過俗話說“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當我在餐廳擔任高年級實習生的日子越來越久,廚房裡的各項功夫也逐漸學會後,我看事情的角度變得不同了,我越來越有自己的分辨能力,於是我發現該廚師在製作菜餚時,隨意更動出菜順序,有時候是有道理,但更常見的是他藉著這樣的動作,想要“表明、證明、顯示”自己是很重要、很偉大的,是可以“操弄、控制”出菜順序的,所以大家都應該聽他的!

小動作不斷(下)(從上帝得醫治)

至於他每站一次砧板,就要大力批評砧板師傅一事,有一次也被我看出破綻,因為他批評砧板師傅在發製牛柳時,加入的水太少,不應該只加一碗半,而是要加入三碗,這樣肉質才會軟嫩……;因為過去一年,廚房裡的牛柳幾乎都是我發製的,前後超過二十次,我算是很有經驗了,因此知道當他說要打入三碗水,其實是強人所難,因為一位師傅如果要把三碗水打入十斤的牛柳裡,雙手必須連續翻攪牛肉至少三十分鐘,這在忙碌的廚房裡,根本是做不到的,於是我看出來了,他對砧板師傅的批評,其心裡的動機,恐怕只是想要把他給比下去,好彰顯自己很厲害、很行,不僅會站爐子,連砧板功夫也很厲害。

至於他經常數落油鍋師傅一事,我也看出問題了,因為隨著時間的過去,該師傅對於油鍋的事物自然越來越熟練。不僅如此,小老闆N君還刻意安排他站爐子學習炒菜,而油鍋師傅會做的菜色也越來越多時,該師傅還是經常在我面前批評油鍋師傅,甚至於有一次廚房很忙碌的時候,油鍋師傅已經把兩、三道菜的食材都過好油,放置在該廚師的準備台上,等著他製作,沒想到他故意拿起第四道砧板師傅剛配好、油鍋師傅剛沾好粉準備過油的菜來製作,然後催促著油鍋師傅為什麼那麼慢?這樣的小動作實在是太明顯了,於是我看懂了,他不過就是想要藉著批評別人、貶低同事,好標榜自己很厲害、很行…………。

寫到這裡,我不禁想到該大廚好像一直都在尋求“別人的肯定、讚美”(不過方法卻不適當),而其根本原因,很可能如同上面那一篇臉書上的文章,就是在他的原生家庭裡所造成的。

這該如何處理呢?我相信全世界應該找不到一個“完美的”原生家庭,那麼是不是意味著我們每個人一輩子都要背負著原生家庭所造成的傷害,然後一輩子都要尋求癒合呢?如果是這樣,那不就太悲慘了!

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而聖經就是人類一切問題的說明書,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最適當的解決方式就是運用聖經歌林多後書5:17的教導:【若有人在基督裏,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這段聖經告訴我們,當一個人藉著耶穌的救贖而認識天父上帝後,他就可以開始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去詮釋過去那些令他不愉快、受傷害的事。

當然每個人所需要的詮釋都不同,但至少有一件是共通的,那就是歌林多後書1:4所教導:【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可能有網友們會注意,媒體上三不五時會報導一些在孩童時期接受過”家扶中心”幫助過的孩子,長大以後就讀社工系,畢業後就把金錢和時間投注在社會福利工作,就是在說明上面這段經文;我們也會看到某些店家的老闆,曾經做生意失敗淪落到三餐不繼,後來有機會谷底翻身開了小吃店,會特別憐憫那些貧窮、飢餓的人,讓他們享用免費的食物,也是在詮釋上面這段經文。

不僅如此,天父上帝還具有“醫治”能力的,以賽亞書57:18說:【我看見他所行的道,也要醫治他;又要引導他,使他和那一同傷心的人再得安慰。】

瑪垃基書4:2記載:【向你們敬畏我名的人必有公義的日頭出現,其光線有醫治之能,你們必出來跳躍如圈裏的肥犢。】天父上帝既然能用祂的能力創造人類,所以祂具有醫治的能力也是合乎邏輯的。祂如同父親愛我們,祂當然很樂意醫治我們。

我真希望該大廚能藉著認識上帝,接受祂的醫治,使他童年的缺憾或傷口能夠被弭平或癒合,幫助他不再需要藉著貶損同事來彰顯自己、獲得肯定……,如此一來,他才能在職場中,和其他人和睦相處,大家才能過得很快樂!

各位網友們,你在職場上有沒有遇過類似文章中主角的同事呢?希望本文能讓你看懂他、接納他,甚至於是幫助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