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該如何打考績?(上)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4月7日週日晚間,我按往例參加一處家庭教會的聚會。席間,好友C君關心我在「快樂門診」的作業狀況,我表示大多數求診的案主是年輕媽媽,先生的工作最常見的是在科學園區擔任工程師,而最常見的問題是夫妻關係不佳。

聽完我的回答,C君表示,他最近注意到,大新竹地區開始出現一個新興族群,跟我面對的案主很類似,共同點是先生在職場的時間長、收入多,妻子是全職主婦,小孩就學後媽媽時間很多,於是大家一起聚集聊天、喝下午茶、參加藝文活動……,大家只要在下午四點前來得及去接小孩放學即可。

 

隔了幾天,我跟案主G君協談,她求診的原因是先生脾氣暴躁、管教孩子觀念不同,因此兩人經常吵架。由於G君是基督徒,因此我提醒她聖經在創世紀2:18寫道:【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在上帝的計畫中,配偶(妻子)的任務是「幫助」先生,當然可以衍生成「鼓勵、示範、接納、引導……」,不過絕對不可以被置換成「數落、挑剔、嘲諷、操弄、貶低…」。

我還教導她,正確的溝通模式是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

G君除了認同,更表示她希望教導孩子,有什麼不愉快的事可以「用說的」,不要只是鬧脾氣。我則是提醒她,做父母的應該要親自示範做出身教,例如夫妻衝突時,如果兩人只會熱吵或冷戰,孩子看在眼裡,又如何能真的學到「有事好好說」呢?

我還教導她,平常應該仔細觀察,將家裡每一位成員在日常生活中任何做對、做好的言行(例如先生比平常習慣早了30分鐘回家、先生下班回家後沒有用一張臭臉來面對妻子、先生發脾氣時有所節制、兒子早上起床時賴床的時間減少了5分鐘、兒子某一天在學校沒有跟其他同學起衝突……),在家庭聚會中公開地說出來……,因為人性是共通的,每個人受到肯定、稱讚,心情一定是愉快的,於是全家就會變得快樂,而此一模式就是【是就說是】的實際應用。

 

幾天後,G君即知即行地舉行了家裡的第一次聚會,也把過程分享在社群網路。我看過之後,除了肯定她的努力,還額外提醒她下一次聚會時,當大家講完其他人的「是」之後,她可以「以身作則」(身教)先講出「媽媽自己的一件缺點」,如此一來,她就會成為其他人「模仿」的榜樣,接下來就能引導全家往更美好的溝通前進。另外,她跟孩子儘量多講先生的【是】,如此一來,先生會更看重他自己,於是他更會隨時提醒自己,要做到家人面前的「好榜樣」。 當他做到了,大家再繼續講出先生的【是】,如此一來就形成了「正向循環」!

G君回覆,她需要把家人好的事(等同聖經中的【是】)紀錄下來,免得漏掉了……

 

兩個星期過去了,我交代的作業,G君只做了一部份,沒有達到我的期待,於是我細查原因,發現她跟其他媽媽一樣,除了照顧孩子的食衣住行、上下學,就是用許多活動(校內的、課外的、才藝的、教會的…)把孩子的時間表填滿……,並沒有刻意花時間,按照聖經箴言22:6:【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用心地教導孩子(示範給孩子看)重要的品格。

 

G君還提到,有一次她跟先生吵架,原因是先生希望孩子多從事A運動,她認為不應該做那麼多A運動,孩子應該靜下心來……,沒想到有一天先生不在家,G君隨意安排孩子參加B活動,一直玩到累了,才上床睡覺。

我很不客氣地質問她,她對孩子的安排跟先生的想法並無實質上的差異,她又有什麼立場去反對先生呢?

 

就在此時,上述文章標題「媽媽該如何打考績?」出現在我腦海中,我想問的是,先生在職場上,通常無法打混摸魚,因為工作的成效、績效,隨時都會被長官檢視,評核的結果輕則影響薪資、升遷,重則被調職、解雇……;

反觀,在家裡的媽媽,一整天下來,到底做得好不好、成效績效如何……,並沒有定期被客觀地檢視,那麼媽媽會不會「自我感覺良好」(自認為是100分),於是變成打混摸魚呢?如同前面好友C君提到的一群媽媽聚在一起聊八卦、享受下午茶呢?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