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11月中旬在「快樂門診」中,人妻A君是因為長期的夫妻衝突而來求診,她表示「先生長期指責她,家裡沒整理好、孩子們沒教好、對家裡的經濟沒貢獻,導致她既難過且委屈……」
聽到上述抱怨,我心裡的OS是:「這個問題很難解,因為先生(製造問題的人)並不會來看我的門診…」
經過一番協談,聖靈提醒我「當問題問對了答案就不遠了…」,於是我將A君的難題轉換成「她希望先生看重、重視妻子對家庭的付出、貢獻…」,A君聽了眼神一亮地表示完全認同……,接下來我建議A君按照聖經教導(「先……,然後……」以及「示範」做結合),「先看重、重視先生對家庭的付出、貢獻…」,具體且簡單的作法就是在吃晚餐前,當著孩子們的面、用言語肯定先生十多年來養家的努力並感謝他的辛勞…;上述過程符合耶穌在馬太7:12對門徒的教導:【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上述作法既不必花一塊錢,也不用流血流汗,是 simple and effective 的!
過了一週,A君某晚睡前對先生說:「謝謝你過去這麼多年,很辛苦地照顧整個家庭…」先生回:「謝謝妳,謝謝妳願意包容我過去的犯錯…」,A君聽了「很開心」!
我聽了很高興,同時勉勵A君,每個人都有「身、心、靈」三部分,當她願意跟先生同房做愛能夠滿足先生「身」的需求,當她按照聖經跟先生說話能夠滿足先生「心」的需求,當她願意為先生禱告能夠滿足先生「靈」的需求……,如此一來,即便先生沒有來看「快樂門診」,夫妻關係還是會加分,這就像右手握著左手,當右手用力往上、左手必定跟著往上!
………………
又過了一週,A君表示某天早上先生要出門上班前,她詢問先生是否可以先載兒子去學校,先生答應了。當先生走出門後,A君突然說:「我們還沒抱一下…」,接著便去擁抱先生,一旁的兒子露出尷尬(嫌惡)的表情。
聽到這裡,我很高興地給A君的言行打90分,接著教導她如何得到100分;為了說明我的態度是源自於聖經教導,於是我分享馬太福音25:29:【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也就是說,當A君很認真地操練我交代她的功課「創世紀 2:24【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在任何時刻都把夫妻關係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高過其他關係包括母子關係…」,我會更加願意(傾全力)指導她(往100分前進)。
我表示當A君擁抱先生時,使用的是肢體動作,這時候嘴巴是空下來的,不過當下的心理應該是正面的情緒,於是可以操練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地表達出來!
A君表示,過去的她也偶而會在出門前擁抱先生,不過「不會特別說什麼…」或是說「上班愉快或上帝愛你…」,於是我請A君認真想一遍、再按照【你們說話,是、就說是…】地回應…
A君想了幾秒鐘,接著說:「我應該說『老公我愛你』嗎?」
…>>>Bingo,我熱烈地拍手稱讚A君答對了,這樣就是100分!
我告訴A君,我自己是個男人也是人夫,所以我推論先生當下的心裡是「滿足、快樂、充飽電似的…」,而因為A君不是在兩人獨處時做出該言行,是在兒子面前公開地做,於是先生上述的感受會更加強烈,等同是「更滿足、更快樂、更充飽電似的…」,而這是會引起「蝴蝶效應」的!
距今五十多年前,美國有一位氣象學家提出了一個理論,叫做“蝴蝶效應”,它的簡單闡述是「一隻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後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捲風。」”蝴蝶效應”是連鎖效應的其中一種,其意思即一件表面上看來毫無關係、非常微小的事情,結果卻可能帶來巨大的改變。
我繼續說明,當A君先生帶著上述非常愉快的心情走進辦公室,有部屬某甲拿了一份企劃案讓先生過目,先生因為心情愉快,於是指導某甲「你的內容很符合客戶需求,只要在某處文字加上數字做依據就可以了。」某甲得到先生的肯定與指導,心情愉快地回到座位,接著跟隔壁同事某乙分享主管(即先生)很棒、會指導下屬…,於是兩人都對先生留下正面印象。
當天下午,總經理交代先生一件事,正好是那兩位部屬的工作範圍,於是當先生跟兩位部屬提到總經理交辦的業務時,兩人異口同聲地表示「沒問題,我們3天內就可以做好!」三天後,先生就將完整的計畫呈給總經理,後者表示「這麼快就做好了,我還以為要一個禮拜呢!」於是總經理覺得先生「辦事積極、有效率…」。三個月後,某部門主管出缺,於是總經理當著員工的面提拔先生擔任部門主管…
>>>以上只是短期效應,後續還會有其他影響……
相反地,如果A君沒把先生看得最重要,於是在先生出門前,A君在廚房忙著準備孩子的便當,隨口說出:「你今天下班後,記得到超市買二盒雞蛋,家裡的蛋吃完了…」,先生聽了可能感到「有壓力(一整天都要記著一件事…)、疲累(上班已經夠辛苦了下了班還有事…)、不快樂(自己像是家裡的工具人…)…」,接下來到公司上班,看到部屬寫的企劃書不符合他的想法,於是說出:「我不是跟你講過…,你都沒有在聽嗎?你有帶腦袋來上班嗎?」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請讀者自行推論…
我告訴A君,「蝴蝶效應」是真實存在的,不過她需要做的就是「管理好自由意志、按照聖經教導而行…」,於是她就是「愛神的人」,接下來會出現的結果就是羅馬書8:28:【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
關於母子關係,A君只要說明她的言行是源自於創世紀 2:24【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連合,二人成為一體。】於是不管兒子當下是否認同,兒子至少聽到了一次聖經教導,說不定未來兒子的婚姻就會受到正面的影響。
同樣地,即便先生現在已經不去教會聚會,他還是可以從A君身上「聽見並感受」到聖經教導,這也對先生有幫助,於是A君便符合創世紀2:18:【耶和華上帝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我再度提醒A君,上述經文有一個關鍵性的動詞「幫助」,不過一般的人妻通常將它置換成其他動詞,包括「責備、數落、冷嘲、熱諷、命令、取代、看輕……,甚至是教導…」,A君露出吃驚的表情並表示「連『教導』都不可以喔!」
我沈默了幾秒鐘,A君自己回答「我在以弗所書讀過【丈夫是妻子的頭…】,所以妻子想要『教導』先生是不符合聖經的……」,於是我拍手肯定她的反省。
A君:「既然聖經說的是『幫助』,實際的作法(SOP)為何呢?」
我稱讚A君問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幫助」的實際作法(SOP)包括:一是示範(聖經教導)、二是禱告(為先生禱告),A君聽了點頭認同。
看著A君離開診間,我心裡的感想是「一個月前,A君的婚姻瀕臨破裂,後來她「管理好自由意志、按照聖經教導而行…」,於是夫妻關係回溫。未來,我期待她跟先生能過著甜蜜、幸福、快樂的婚姻生活,就像童話故事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