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2月25日在臉書上面,我看到網友C君PO文說:「明知外面一堆人在等吃飯,還可以繼續滑手機,明明桌上已清空,不走就是不走;一桌也就算了,還好幾桌!雖然店家沒有限制用餐時間,但這些人怎這?!@(”」
過了三天,我在臉書上PO出「錯簽掛號信的啟示」,內容摘要是:某一天早上在吃過員工餐後不久,小老闆N君說她剛剛遇到一件鳥事,讓她不高興。她表示剛才簽收了一封掛號信,收件人的姓名是原先餐廳大老闆M君的名字。等郵差離開後,她仔細一看,地址竟然是隔壁另一家餐廳,於是她很好心地走到該餐廳,想要把信件交給真正的收件人,沒想到她遇到的人回答說那個人當天不在,也表示不願意代為轉交,於是N君問對方,那位收件人何時會上班,對方卻支支吾吾的不肯講……,於是N君有點生氣地說:「如果是這樣,那我要把信件退回去喔!」對方則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
受到這樣的對待,N君自覺原先的好心好意被潑了一盆冷水,心裡很不是滋味,所以跟我抱怨這件鳥事。我則是回應她並表示,前一陣子我熱心地指導一位外場的新人如何辨識各種菜名,結果反而被她嗆,說我看不起她……,於是我對小老闆N君說:「你的心情我可以體會(同理)。」
文章貼出後,我的妻子倩婷留言說:「我認為缺乏類似經驗的人很難同理他人,光憑想像無法生出同理心。這就是醫病關係最弔詭的地方,醫護人員最好是身強體健,醫療工作才不會開天窗,但是因為缺乏生病的經驗,對於病患其實很難同理,惻隱之心與同理心並不相同,醫護人員具有惻隱之心算是基本特質,而病家奢望醫護人員有同理心往往就是醫療糾紛的開端。」
………………
「光憑想像無法生出同理心」,這句話抓住了我的焦點。我在以前的文章裡多次提到,不管是對末期病人的靈性照顧,還是人際間的深層溝通,前兩個步驟都是「傾聽、了解」、「同理、接納」……,於是我不禁開始思考,「同理心」確實是人際溝通裡,非常重要的元素,不過它可以培養嗎?如果可以,那又該如何培養呢?
在思考的過程中,我看到一位醫院的小兒科醫師PO文,標題是「關於肚子痛的故事」,內容是:某天晚上,一個大男孩由父母陪同來急診,主訴是左側中間持續腹痛。進來診間時男孩抱著肚子,臉色泛白直冒冷汗。
我檢查後說:「應該是結石痛!」
後來X光看到膀胱附近有石頭顯影,抽血白血球也有升高,加上大量點滴後(沒用止痛藥),男孩疼痛感完全消除了,確定是泌尿道結石引發的疼痛。跟家屬解釋完後,媽媽好奇問我:「醫師怎麼一開始就知道是結石痛?」
我尷尬地回答:「因為….我痛過!」
………………
於是我明白了,我同意妻子所說的:「光憑想像無法生出同理心!」那麼,「同理心」是如何產生的?可以培養嗎?
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而聖經就是人類一切問題的說明書,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到的是哥林多後書1:4:【我們在一切患難中,他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
也就是說,經歷過患難(疾病)的人,比較能夠去安慰、去同理那些經歷過類似或同樣患難(疾病)的人。這樣的模式是「可能的」,但非「必然的」,正如俗話常說的「媳婦熬成婆,反過來虐待媳婦」,或是在父母暴力下長大的孩子,結婚生子後仍舊習慣用暴力對待孩子……,可見得上述的提醒是很有必要的。簡單來說,一個「受害者」未來可能成為一位「安慰者」,不過一位「受害者」未來也可能變成一個「加害人」,兩者間的關鍵因素是「上帝所賜的安慰」以及個人的「自由意志」。
如果沒有經歷過某些患難,一個人有辦法培養同理心嗎?
我在聖經裡找到的答案是【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完整的出處是腓立比書2:4-8:【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他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與上帝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於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耶穌經歷過極至的苦難,所以當一個基督徒嘗試用祂的眼光來看待身旁其他人時,他就比較可能做到「同理」。
也就是說,光憑想像不容易生出同理心,而是要【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才容易生出「同理心」,這讓我想起許多年前曾經有一個活動,叫做W-W-J-D,全文是「What Will Jesus Do?」重點是提醒每一位基督徒,面對身旁的人、事、物要做某些決定時,先想一下「如果耶穌在這裡,祂會怎麼做?」我相信這是培養「同理心」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