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2月17日,我在網路上看到一段影片,標題是「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哈佛持續76年追蹤700人的一生:什麼樣的人活得更幸福?」以下是內容摘要:Robert Waldinger教授,哈佛大學醫學院麻省總醫院(MGH)精神科醫師,哈佛成人發展研究所第四任所長,他分享了哈佛追蹤724名男性連續做了75年的實驗結果。
故事要從1938年說起,那一年,時任哈佛大學衛生系主任,阿列博克(Arlie Bock )教授覺得,整個學術研究界都在關心人為什麼生病、失敗、潦倒?卻沒有人仔細研究一下,人如何才能健康、成功、幸福?
於是博克提出了一項研究計劃:追蹤一批人從青少年到人生終結,關注他們的高低轉折,記錄他們的狀態境遇,即時記錄、滴水不漏。最終將他們的一生轉化為一個答案:什麼樣的人,最可能獲得人生的幸福?
這個計劃選定的追蹤對象,全部是當時哈佛大學的精英本科生,博克認為他們有很強的自制力,對他們進行追蹤分析,一定能全面找到促使這群優秀年輕人,獲得人生幸福的各種心理、生理素質。
整個實驗組織了一支橫跨各領域的科研團隊,成員來自醫學、生理學、人類學、心理學、精神醫學和社會工作,甚至包括赫赫有名的阿道夫·邁耶。
阿道夫·邁耶,是對整個20世紀精神醫學產生巨大影響的泰山北斗,基於醫學記錄、學業成績和哈佛的推薦,研究團隊選取了268名學生作為實驗對象。這些年輕人在當時堪稱完美,他們是美國最好的大學裡的學生,體格健壯,心理健康,學業優良。
和這個被稱為格蘭特研究項目並駕齊驅的,還有一個名為“格魯克研究”的項目。
這個項目由哈佛大學教授、波蘭裔美國犯罪學家謝爾頓格魯克主持,研究對象包括456名,出生於波士頓附近貧困家庭的年輕人。他們大部分住在廉租公寓裡,
有的家庭甚至連熱水也沒有,受教育程度不高,父母也沒什麼文化。
最終,兩個項目合併,這724名男性被全面追蹤分析,組成人類歷史上最漫長的研究之一,The Grant & Glueck Study。至今為止,這個項目,已經持續了70多個年頭。相關負責人更替到了第四代。
博克醫生為追蹤對象做體檢分析、拍攝照片,每2年這批人都會接到調查問卷,他們需要回答自己身體是否健康、精神是否正常、婚姻質量如何、事業成功失敗、退休後是否幸福……。研究者根據他們交還的問卷給他們分級,E是情形最糟,A是情形最好。
每隔5年,會有專業的醫師,評估他們的身心健康指標。
每隔5-10年,研究者還會親自拜訪,通過面談採訪,更深入地了解,他們目前的家庭親密關係、事業收入、人生滿意度,以及他們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是否適應良好。
以“格蘭特”研究為基礎這724名男性可謂是,“史上被研究得最透徹的一群小白鼠 ”,他們經歷了二戰、經濟蕭條、經濟復蘇、金融海嘯…;他們結婚、離婚、升職、當選、失敗、東山再起、一蹶不振…有人順利退休安度晚年,有人自毀健康早早夭亡。
這裡面包括形形色色的人,也記錄形形色色的人生。其中有不知名的商販走卒,也有後來成為民權運動家的領袖,甚至還有國會議員,和一名總統,那個人就是大名鼎鼎的甘迺迪。
70年間,相關負責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將追訪的資料整理成書籍,作出一些概括性的結論。
最近一本,便是2012年的,《Triumphs of Experience》。
那麼,七十多年來,幾十萬頁的訪談資料和醫療記錄,最終給了人們怎樣的啟發呢?
究竟什麼樣的人,最終能夠比別人活得更有幸福感?
2015年,研究項目的第四代主管,哈佛醫學院教授Robert Waldinger,在TED上介紹了他們的研究成果。
是社會名望嗎?
是財富的擁有程度嗎?
還是獲得世俗社會眼裡,所謂的巨大成功?
不,幸福和它們沒有直接關係,經過70年的研究分析和觀點提煉,哈佛大學告訴我們:只有好的社會關係,才能讓我們幸福、開心。
無論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精英也好,還是從貧民窟走出來的人也罷,不管你是風光萬丈,還是碌碌無為,最終決定內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關係。
………………
文章看到這裡,我立刻想到在我行醫多年,看過四、五千例的病患死亡之後,所得出的結論是一個人如果想要得到「善終(Good Death)」,其中有一個關鍵字,那就是「關係 relationship」,它可以具體地區分成四個面向(如附圖),也就是人與造物主的關係、人與其他人的關係、人與自己的關係、人與物質界的關係。我發現一個人如果在走到生命終點之前,能夠好好地重建或修復上述四種關係,那麼他得到的善終分數就越高!
當我提出這樣的觀念時,其他醫護人員大多贊同,不過有些醫師則對「何時才應該開始準備」有所質疑?有人認為太早開始做似乎太消極,好像會削減了病人跟疾病對抗的勇氣?當時的我心裡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善終的準備是有起點而沒有終點的,意思是越早開始準備,善終的分數越高!
我還想到一個例子,一個人想要認識「萬里長城」,如果時間很短的話,它可以上網找到相關的照片看一遍;如果時間稍長一點,它可以好好地閱讀有關「萬里長城」興建的始末;如果時間更長一點,他可以直接到長城上面走一遍;如果時間再更長,他甚至於可以成為研究它的學者……;同樣的道理,善終的準備也是有了起點,接下來是可以越來越深入的……。
當年,雖然我提出上述論點,不過因為我畢竟不是什麼大師、大教授,因此許多醫師並不認同,他們仍然認為一個人應該是要很靠近死亡時,才需要重視「關係」,準備善終。
讀過上述哈佛大學724人的研究,它的論點跟我的想法不謀而合:「只有好的社會關係,才能讓我們幸福、開心」、「最終決定內心是否有充足幸福感的,是我們與周圍人之間的關係」,關鍵字都是「關係 relationship」,也就是說,「良好的關係」會讓人幸福、開心;同樣地,「良好的關係」會讓一個人得到善終!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