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學生症候群

分享這篇文章:

105年7月初,我來餐廳擔任高年級實習生已經快要一年了,我觀察到廚房裡有一位外籍助理L君非常能幹,樣樣都會。例如要製作一大罐(約七百C.C.)的蛋清時,她先在一個碗公裡面打了三十顆蛋,然後不需要任何工具,徒手就可以將蛋黃一顆顆撈起來,然後再拿著一個碗公,很精準地倒入一個瓶口大約只有四公分的罐子裡,一滴都沒有漏出來。

餐廳有一道菜是蒜泥白肉,做法是將已經煮熟、再經過冰存的長條狀五花肉,切成16-18薄片,然後交由大廚將肉片丟入滾水中,經過二、三十秒,再用漏勺撈起,鋪在瓷盤上。這時候負責排菜的人,必須將熱得發燙的肉片,沿着盤子的邊緣整齊地排放好,然後再鋪上一些薑絲,才算完成。因為肉片很燙,所以我都是右手拿著一隻夾子,再配合左手,一片一片地慢慢排。反觀L君,她不需要任何夾子,只用雙手就可以將滾燙的肉片,迅速排放整齊,真是蠻厲害的。

客人用完餐後,留下了一大堆油膩、充滿菜渣的碗盤餐具,她站在廚房角落的水槽旁邊,通常只要幾分鐘就可以全部搞定。

早上我在備料的時間,她除了要清洗各式一大袋的青菜,還要清洗全雞、雞腿、豬肚、吳郭魚,還要負責切韮菜和香菜;另外大多數的調味用品,包括辣椒乾、油蔥酥、砂糖、豆鼓、豆酥、加哩塊、蕃茄醬、蠔油、魚露、米酒、玉米醬……,都是她負責補充。

另外她還很熟悉油鍋的工作,不管是牛肉片、豬肉片、旗魚片的過油,或是炸魚、炸排骨、炸茄子、炸蚵仔酥……,她都很熟練。

也就是說,如果是在一般的學校裡,她相當於是每個科目成績都很優秀的好學生。

可是私底下,大廚們對她常有批評,例如:她想不想做要看她的心情,如果當天她心情不佳而大廚們又要她做什麼事,她一定擺個臉色給他們看,然後拖拖拉拉的,愛做不做。再例如:要做為菜單上面的青菜,有時銷量不佳,放了幾天,有些已經腐爛了,大廚們要她拿去清洗並挑出一些還能用的……,這時侯L君通常都不願意去做,非得要等到最資深的A大廚做勢要發火了,她才肯去做。

我曾經問過大廚們,這樣的情況,餐廳的老闆知道嗎?他們異口同聲地說:說了也沒用,因為老闆很挺她,說她很能幹,會做許多事,也做了很多事,所以要大家多包容,不要太計較!

當我在構思這篇文章時,碰巧我太太倩婷在吃晚餐時,跟我說她在讀國中時,不但是班上很會搞笑的學生,還很會帶頭做亂。當時她的口頭禪是“屁啦”!不過她因為功課很好,人長的又可愛,所以老師都會特別容忍(禮遇)她。她還記得某一次上課中,她突然說了一句“屁啦”,弄得全班同學哄堂大笑,老師發現是她在做亂,沒有打她、也沒有很兇地駡她,只唸了一句:陳倩婷,妳又在亂講什麼。聽完她的回憶,我心想:如果同樣的事發生在一個功課不好、長得不好看、平常又常闖禍的同學身上,那老師應該會立刻發火、馬上揍他吧!

我從這兩件事上,找到了許多共通點,於是將它命名為“好學生症候群”。其實不僅是在職場和學校,一般的家庭也常見到,它的定義就是一個人具有一些別人容易看得見、討人喜歡的優點,於是就會讓身旁的在上位者(父母、老師、老闆、長官),特別容易忽略(容忍)他(她)另外一些明顯的缺點。

如果從聖經的角度來看,“好學生症候群”違反了雅各書 5:12的教導:【我的弟兄們,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就事論事、實話實說” 的法則。不過話說回來,聖經的法則雖然只有八個字,但是要認真去作,卻是很不容易,因為我們天然人的想法早已經把對方貼上一個正面的標籤,這時候要再來談”就事論事”真是不容易。

(PS:這也說明了一件事,大家平常在排難解紛時,常會說我們應該要”就事論事”,像是個口頭禪,但其實這四個字對”旁觀者”(事不關己)是很容易說出口的(像是一句風涼話),不過對”當局者”(事關己身)而言,就是難上加難了!)

當我們明白了什麼是“好學生症候群”的本質之後,我們再來探討它長久下來會帶來的不良影響:

首先是旁觀的人會認定這些在上位者偏心、不公平,心裡一定會想:前幾天我做了某件事,被駡到臭頭;沒想到隔天他(她)做了跟我一模一樣的事,他們卻沒有臭罵或數落他(她);既然在上位者是偏心、不公平的,那他們以後說的話,我也不必太當真,隨便聽聽就好;以後我在工作(做事)時,也不必太用心、認真,反正他們是偏心的,我再怎麼做,也是沒用的!於是旁觀者和在上位者的關係就被破壞了,溝通一定變得不順暢。

其次是這位當事者,必定容易恃寵而驕,他(她)心想:反正我功課好、人長得正、說話甜、做事能幹……,在上位者也不敢對我怎樣,所以我可以放縱自己闖一點小禍、耍一點小性子……。長久下來,他(她)的行為也很容易會有所偏差。於是當事者和旁觀者的關係就被破壞了,溝通一定變得不順暢。

對於在上位者而言,久而久之也會發現自己在評斷(糾正)在下位者時,是不太公平、有所偏袒的,於是多多少少也會自知理虧,以後再向部屬發號施令時,就會變得理不直、氣不壯了。於是在上位者和旁觀者及當事者的關係就被破壞了,溝通一定變得不順暢。

也就是說,如果違反了聖經的教導,表面上可能不會有什麼事,短期之內可能也看不出什麼大問題,不過長久下來,所有人彼此的關係必定會起變化,而且是負面的,這時候如果要矯正、要溝通,恐怕要大費周章,因為要算的帳可能是又臭又長,甚至會彼此撕破臉。

所以最好的方式,還是儘早依照聖經在雅各書 5:12的教導:【我的弟兄們,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就事論事、實話實說” 的法則,也就是說,當(好)學生有好行為時,在上位者就“就事論事“地稱讚他(她)或給予獎勵;當(好)學生出現不良行為時,在上位者也要”用愛心說誠實話”去規勸,這樣才會對所有人都好,溝通才會順暢!

此外,上位者在面對這樣一位樣樣都好、令人疼愛的好學生時,還容易有另一種迷思,那就是「他(她)已經表現的比其他人都好太多了,我還能要求他(她)什麼嗎???」

我在這裡提供一處聖經的教導,作為參考,它記載在馬太福音25:14—30:【天國又好比一個人要往外國去,就叫了僕人來,把他的家業交給他們,按著各人的才幹給他們銀子:一個給了五千,一個給了二千,一個給了一千,就往外國去了。那領五千的隨即拿去做買賣,另外賺了五千。那領二千的也照樣另賺了二千。但那領一千的去掘開地,把主人的銀子埋藏了。過了許久,那些僕人的主人來了,和他們算帳。那領五千銀子的又帶著那另外的五千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五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五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二千的也來,說:『主啊,你交給我二千銀子。請看,我又賺了二千。』主人說:『好,你這又良善又忠心的僕人,你在不多的事上有忠心,我要把許多事派你管理;可以進來享受你主人的快樂。』那領一千的也來,說:『主啊,我知道你是忍心的人,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我就害怕,去把你的一千銀子埋藏在地裏。請看,你的原銀子在這裏。』

主人回答說:『你這又惡又懶的僕人,你既知道我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就當把我的銀子放給兌換銀錢的人,到我來的時候,可以連本帶利收回。奪過他這一千來,給那有一萬的。因為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有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把這無用的僕人丟在外面黑暗裏;在那裏必要哀哭切齒了。』】

這段經文告訴我們,上帝對每個人的評斷方式是”自己跟自己比、不是跟別人比”,也就是說如果你是一個領了五千銀子的人(PS:銀子指的是智慧、能力、才幹……),結果卻賺了四千銀子,看起來好像是比其他人都多了,但這樣的結果是得不到天父上帝的稱讚的,因為路加福音12:48寫道:【因為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託誰,就向誰多要。】

也就是說,如果上位者在面對一位好學生時,沒有用”就事論事、實話實說” 的法則加以教導,以至於他(她)的智慧、能力、才幹……沒有充分地發揮,那麼在人生終局時,他(她)是得不到上帝的稱讚與肯定的,同時上帝應該也會質問這位在上位者為何如此,那時候就麻煩了!

親愛的網友們,你身邊有文章裡所描述的”好學生”嗎?或是你自己就是”好學生”?歡迎留言分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