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年8月13日中午用餐時刻,有四位常客進來用餐,隨後也有單獨一位常客來點餐。一人桌點了“清蒸鱈魚“跟其他兩樣菜。四人桌則是點了“豆酥鱈魚”跟其他四、五樣菜。當其他的菜都出完後,廚房端出了一道“清蒸鱈魚“,這時候外場的Q君把它端到四人桌,她可能本能地覺得應該是人數多的桌子,才會點清蒸的魚料理吧,而四人桌的客人也沒說什麼!
大約過了兩分鐘,一人桌的客人詢問老闆娘說,他點的“清蒸鱈魚”好了沒?這時候外場的Q君才發現她送錯菜了,連忙趨前要處理,這時候四人桌的一位女士說她已經動筷子吃了,一位男士則說沒關係,算他們的帳……。一人桌的老客人則說那就不用再製作了,因為他已經吃飽了。
坐在餐廳最裡面的我看到這一幕,感想是「這四位客人還真的算是老顧客,願意承擔外場Q君的送錯菜,真是暖心!」沒想到下一秒鐘,四人桌剛剛動過筷子的女士隨口說出:「這道“清蒸鱈魚“打個折扣吧!」霎那間,我對於這幾位老顧客的好感立刻消失,心裡的OS換成是:「什麼老顧客,還不是想要趁火打劫、貪小便宜!」
晚上是家庭教會的聚會,席間在某科技公司財物部門工作的Y君說:「剛過去的8月1日,真是累翻了,因為我的主管連續休假兩週,同時我的唯一同事當天也請休假,而每個月1日又是財務部門最忙碌的日子。當天我一直在忙著製作每月要出的財務報表並發送相關的電子郵件,突然桌上的電話響了,是某個部門的主管來要某個報表,而該報表原先是由我那位同事負責的。我婉轉地跟他說同事請假,可是他卻一定要,我只好打電話給同事,問她該報表的內容要怎麼做……;於是我回電話給那位主管,告訴他,隔天一大早可以做給他。接下來,我就拼命地趕,總算是在當天下班前用Email 寄給他。
隔天早上上班時,那位休假的同事來到辦公室,先是跟我說謝謝,謝謝我幫她做了報表,我回說:「沒關係,同事互相幫忙。」不過接下來她說:「那位主管也真是的,偏要趁我休假時來找麻煩,其實報表晚一天給根本不會怎樣……。」
我聽完,臉上出現三條線,心裡的OS換成是:「啊,現在是怎樣,我在百忙之中還幫妳做報表,是一件莫名其妙的事情嗎???」」
接連發生上述兩件事,原先都好好的,卻因為當事者多說了一句話或一些話,整個場面立刻改觀,給人的感受完全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而聖經就是人類一切問題的說明書,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再次想到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這樣,你們就不至於受上帝的審判(或譯:若再多說,就是出於那惡者)】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願意接受額外送上的菜,就說願意接受額外送上的菜)、(不願意接受額外送上的菜,就說不願意接受額外送上的菜)、(感謝同事願意幫忙,就說感謝同事願意幫忙)、(認為其他主管找麻煩,那就去找該主管溝通)……。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如果超過了【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範圍,也就是有人多說話,那怕只是一句,很可能就會前功盡棄,把原先雙方努力溝通所帶出的美好感受,霎那間破壞殆盡,這真是得不償失呀!這種情形就是經文中的【受上帝的審判,出於那惡者】。
話說回來,一個人要養成【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同時約束自己不要【再多說……】的習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喔,就像雅各書 1:26所說:【若有人自以為虔誠,卻不勒住他的舌頭,反欺哄自己的心,這人的虔誠是虛的】。另外雅各書 3:2也說:【原來我們在許多事上都有過失,若有人在話語上沒有過失,他就是完全人,也能勒住自己的全身。】他必須常常練習勒住自己的舌頭,才可能在關鍵時刻約束自己的舌頭沒有說出多餘的話,使得原先努力溝通的美好果實得以確保!
整理完上面文稿的隔天早上,我看到以前的醫師同事K君在臉書PO出一則訊息:
「我之前都給那個劍橋畢業的醫師看診」
「她回去台北總院了」
「我覺得這次的藥物好的很慢,上次那個劍橋醫師的藥比較好」
我打開電腦系統,點出之前就醫的資料
「妳看,上次用的藥物跟這次一樣喔」
……
如果病人再盧我,是不是該買張機票叫她去劍橋看病~~
………………
對於上面的內容,可能有人會把它當成是發生在醫院裡的笑話來看,不過我覺得那樣的醫病關係還是有改善的空間。如果按照【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法則,病人對K君說:「我覺得這次的病好得很慢,我覺得很困擾、很難受……」,那麼我猜想K君應該會很樂意、很認真地去找找看有沒有什麼原因造成病情好得慢,包括用藥的種類、劑量、檢驗的結果、是否有其他合併症……。
相反地,病人說出:「上次那個劍橋醫師的藥比較好!」這樣一句話就是上面聖經經文所提醒的【若再多說……】,結果引發K君後來所採取的動作,跟心裡的OS。總括來看,上述的看病過程,醫病雙方都不快樂,不是嗎!
親愛的網友們,你曾經因為別人「多說了一句話」而被氣得牙癢癢的經驗嗎?
或是你曾經因為「多說了一句話」而把整個場面弄僵的經驗嗎?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