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職場團契32(有影響力的人)(上)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12月18日早上7:00,是「商業職場團契」第32次聚會的日子。主席W君安排了另一種討論模式,標題是「影響力規劃 」:如何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基督徒?是我們訓練的目標,但事實上,時間並不站在我們這邊,雖然做了規畫,目標不一定達得到……,但不去規畫,一定達不到!在規畫人生之前,必須先對自己的主、客觀環境做一些「SWOT」分析,才能了解在通往目標的路上,我們要先做好那些準備。

我們不知道神什麼時候要啟程,唯一能做的是自己做好準備(Be Ready),除了「我願意(I do)」的心志之外,還要培養我能夠(I can)的實力,在最重要的當下,才能發揮「我承擔 I will」的能力!從信仰而生的行動力、良好品格的感染力、專業職能的說服力,才能形成具有影響性的轉化力!

 

當天討論的題綱:你期待並規畫自己在那些方面,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為了成為這個具有影響力的人,你認為自己在「客觀條件」上的優點、弱點、機會與威脅各是什麼?你規畫如何善用你的優點?如何強化你的弱點?如何利用你的機會,以及如何避開你所可能面臨的威脅?

請從現在開始持續關心並注意自己的客觀條件,一直到你能成為一個有影響力 的人!

 

主席W君秀出一張「SWOT」分析表,表格中央寫著:包括信仰態度、思考模式、心理狀態、對事物的反應、個性、情緒、個人特質、公關能力、學習能力……,所有一切你認為將影響你成為一個有影響力的人的「客觀條件」。

 

接下來,契友們圍成一圈進行討論。首先是在大學當教授的W君表示,「學校」在大家眼中似乎是個穩定、無威脅的職場,不過真實的狀況是招生人數會影響一個學校的生存。在學校裡,教職員的人際關係並不緊密,在各樣評鑑和爭取經費的過程中容易出現造假的現象,在組織管理上高層長官說了算……,這些都不利於一位基督徒發揮影響力。

 

目前開設生命禮儀公司的C君表示,他雖是老闆,不過在前一天深夜卻親自去喪家接體,原因是原先輪值的兩位員工都有狀況,一位身體不適、一位電話未接,於是他就擔起第一線的工作。最近公司業務很忙、員工都很操,於是沒有人願意將白板上已經結案的喪家名字擦掉、深怕一擦掉就會再接新個案……,不過前一天有位員工表示「擦掉就擦掉,沒什麼好怕的,就算同時有多位喪家要接,大家都會彼此幫忙……」

聽到這裡,我覺得很高興,因為C君表面上看似雲淡風清地處理問題,其實他早已應用了聖經的法則來經營公司。

從一般人的眼光來看,上述「SWOT」分析是一張平面的表格,不過在基督徒眼中,卻是「立體」的,我的意思是,從人的眼中來看「優勢」就是「強項」、「劣勢」就是「弱點」、「機會」代表「好運」、「威脅」就是「困難」……,不過從上帝的心意(站在高點)來分析,卻都有不同的詮釋。

 

就以C君而言,十年前他開始經營禮儀公司時,當時社會大眾對該行業多是抱持負面評價的,因為當時該行業的從業人員都是跑單幫、抽佣金、拿回扣……(公司老闆樂得沒壓力,因為當月如果沒有業績,老闆就不必付給員工任何薪水……),每個人都儘量想從喪家身上多撈一些錢。

大家常聽到「考試領導教學」,其實「公司的制度也會導正員工的行為」,於是C君突破該行業的傳統,讓每個員工都有一份固定薪水、而非讓大家你爭我奪、互搶地盤……;將喪禮定價透明,員工就不會想要從喪家身上多撈一些油水,而是可以專心地陪伴喪家、渡過悲傷。

C君的作法讓我想到聖經在雅各書4:4的教導:【你們…,豈不知與世俗為友就是與上帝為敵嗎?所以凡想要與世俗為友的,就是與上帝為敵了。】以及羅馬書12:2:【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上帝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C君運用聖經教導,將「威脅」、「困難」(當月如果沒有業績,老闆還是要付給員工薪水…)轉變成「優勢」、「強項」,結果打造出一支願意彼此幫忙、互相合作的團隊!

至於C君在員工出狀況、有問題時,願意站到第一線承接工作……,則是讓我想到了路加福音22:24-27:【門徒起了爭論,他們中間哪一個可算為大。耶穌說:「外邦人有君王為主治理他們,那掌權管他們的稱為恩主,但你們不可這樣。你們裏頭為大的,倒要像年幼的,為首領的,倒要像服事人的。是誰為大?是坐席的呢?是服事人的呢?不是坐席的大嗎?然而,我在你們中間如同服事人的……」】

簡單來說,這個世界的大、小順序像是金字塔,董事長管總經理、總經理管經理、經理管處長……,反正就是站在上面的人就是大的、有權的、有勢的,不過耶穌告訴門徒的法則卻是相反,金字塔是倒過來的(如附圖),而且他自己也做了榜樣,例如為門徒洗腳、為世人的罪被釘死在十字架上…

當我跟契友們說出上述「倒金字塔」的聖經觀念後,C君表示,幾年下來,他挺員工的結果是,員工也會挺他,例如在業績非常清淡的月份,有員工竟然跟他提出願意「放無薪假」,讓他倍感溫暖!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