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威脅」(Threats):當時最大的「威脅」應該是醫療界及一般民眾對於「癌症」的諸多錯誤認知,舉癌症的疼痛控制為例,當我為患有嚴重疼痛的癌末病患注射強效的止痛劑「嗎啡」時,病人的家屬跑到護理站來找我理論,認為我是在幫病患施打毒品,當場要求我更改醫囑;
病患本人擔心止痛藥打久了,以後就會沒效,因此堅持要忍耐疼痛;
護理師們不相信癌末病患真的會那麼痛,因此不願意執行醫師所開立「必要時可以再追加一劑」的醫囑;
藥劑科的人員質問我為什麼醫院最近的嗎啡用量大增,是不是有什麼不當的用途;
麻醉藥品經理處來函調查,表示醫院止痛藥的採購量已經超過其他的區域級醫院,因此暫時不准再買;
值班醫師根本不願意使用嗎啡這種名字令人不悅的藥物來幫助病人緩解疼痛,寧可使用止痛效果普通,但是有高度成癮性的Deremol;
這些多而又多的錯誤觀念,大大地阻礙了癌末病患所應該得到的疼痛控制。為了這個問題,我自己主動舉辦了幾場全院性的演講,邀請醫護人員以及藥劑科的同仁參加;印製了「癌症疼痛控制指導須知」,將癌症疼痛控制的正確觀念,用一般人可以看得懂的文字表達出來;行文麻經處,告訴他們因為新竹醫院有了一位癌症專科醫師,癌症病患愈來愈多,所以止痛藥的消耗量當然也比較大;積極引進其他形式的止痛劑,以便能更靈活地運用來幫助病人。
還記得那時候有一位中年男性病患,是本院一名女工友的遠房親戚,可能是智力有點障礙再加上沒有謀生能力,罹患了肝癌但卻一直沒有就醫。有一天,這位阿嫂來到我的診間,問我能不能看看她這位親戚,我表示同意。我記得那是星期三早上十一點三十分,一位身材瘦小、全身發黃、腹部鼓脹的男病人,我請他躺在診療床上以便為他做身體檢查;右上腹部有明顯的硬塊,皮膚表面有浮起的靜脈側枝循環,我看了一下他呈深黃色的雙眼,突然發現他的下嘴唇有一排血痕,和牙齒的排列很類似,我問他是不是因為痛得受不了,所以才用力地咬嘴唇來克制,他輕輕地點點頭。
我立即替他安排病床,並且打電話給病房的護士,告訴他們只要這位病患一到病房,不用忙著問病史、量身高體重或做身體評估,只要確認病患的身份,就給他一劑強力的止痛藥,希望能早一秒鐘減輕其疼痛。
十二點三十分我看完了門診,上到病房去看這個病人,發現他已經躺在病床上睡著了,旁邊有一個家屬,是病患的弟弟,主動告訴我說「哥哥因為肚子很痛,已經有兩個星期不能睡覺,現在總算是睡著了」。
兩天之後,這個病人就過世了。雖然他沒有醒過來並向大家說一聲謝謝,但是這個個案卻給了我們醫護團隊很大的震撼與啟示………
以上是屬於我的「SWOT」分析
………………
當其他契友在分享他們的故事時,我一面仔細聽,一面想到聖經在哥林多前書10:23教導:【凡事都可行,但不都有益處。凡事都可行,但不都造就人。】以及羅馬書12:6:【我們要按照上帝給我們的恩惠,好好地運用不同的恩賜,做應該做的事。】
我突然發現,從一般人的眼光來看,上述「SWOT」分析是一張平面的表格,不過在基督徒眼中,卻是「立體」的,我的意思是,從人的眼中來看「優勢」就是「強項」、「劣勢」就是「弱點」、「機會」代表「好運」、「威脅」就是「困難」……,不過從上帝的心意(站在高點)來分析,卻都有不同的詮釋,就如我上面的經歷。
至於契友的分享也是如此,例如Z君提到未來的人工智慧會對許多工作職缺帶來「威脅」,不過我想的是,AI 確實能做許多事,不過它缺乏「情感」,所以在保險的工作上,如果Z君能夠好好運用基督信仰,在規劃各種壽險時,也能順便滿足客戶心靈上的需求,那麼就不必擔心 AI 的「威脅」。
我還想到「錢多、資金充裕」會被歸類為「優勢」,不過如果沒有留意,可能會引發任性、驕傲,結果反而是很悲慘,因為箴言16:18說:【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
至於「機會」,如果跟隨潮流去尋找它,很可能會掉入「紅海」,正如多年前滿街的「蛋塔店」以及現在的「夾娃娃機店」。相反地,如果基督徒按照上帝心意而行,反而可能悠遊在「藍海」中,因為聖經在以賽亞書55:9:【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
關於「弱點」,我建議基督徒從業人員想要強化的第一步是不必掩飾、不需強要面子,而是承認自己有弱點,正如使徒保羅在哥林多後書12:9說:【祂對我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
一個小時很快就過了。會後,團契主席W君跟幾位同工討論,大家認為此次有關「影響力規劃」的主題仍有許多值得深入探討的必要,因此下一次聚會可能會延續該主題。
以上就是第27次聚會一部份的實況,至於其他精彩的過程,就請有興趣的商場基督徒一起來親自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