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職場團契21(人際網絡)(上)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7月17日早上7:00,是「商業職場團契」第21次聚會的日子。主席W君安排了另一種討論模式,標題是「學習有意義的分享」:有意義的分享是建立人際網絡最深刻有效的方式,尤其在職場上,愈深刻的分享總是帶來愈多的機會。以謙卑請益的態度,聆聽他人的成功哲學,了解他們對於工作的信仰原則、目標、成就、人際網絡與經營技巧,以及在生活中的興趣與愛好,學習有意義的分享,創造他人對你的深刻印象,就是為自己的產品、服務、知識或經驗累積更多的機會,創造更多的商機。

上述主題包括一系列的討論題目,當天進行的是「人際網絡」,討論內容是:「人際網絡包含正式或非正式,公司、機構、團體或個人。哪些人際網絡的建立是對自己事業發展有利的,別人又是如何經營或轉化自己的人際網絡?」

 

在聚會前幾天,主席W君就提醒大家:「我們是隨意而消極地建立職場連結關係,還是積極又有原則性的建立關係?在講求利益唯一的商業領域中,基督徒建立職場連結關係的原則是什麼?

我們必須能清楚明白地去判斷,否則就會淪為以利益關係為導向的世界價值,失去轉化職場的身分與能力。

主耶穌給我們的策略是轉化職場,而不是叫我們羊變成狼,否則衪只要讓我們去接受軍事訓練,學習彼此吞吃就好了,但轉化職場卻是不失去羊的本性,而能獲得狼的尊重,則必須強化靈巧與馴良的特質,不是一味的諂媚奉承,而是活出基督的樣式來。

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22:14),但別忘了,【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太11:12),這也是神的應許唷。」

 

接下來是分組討論,我跟從事保險業的Z君以及電子產業的C君同一組。Z君首先發言,他表示關於建立「人際網絡」,跟他每天的工作,與客戶聯繫、說明並簽訂合約、提供保戶服務……,幾乎是一模一樣的,所以他算是樂在其中。

 

在Z君分享的過程中,我的腦海裡不斷出現一些標題,例如「實體 vs 虛擬」、「為己 vs 為神」、「自私 vs 利他」、「隨波逐流 vs 目標清楚」、「All or None,全有全無」……

 

接下來是C君的分享,他表示自己不需要第一線接觸客戶,而是負責解決客戶的問題,過程中會需要跟其他部門合作。

 

接下來是我的分享,我首先肯定保險業的Z君,他的「人際網絡」應該是建立的很不錯,所以他的業績良好,還能到海外接受年度百萬營業員的表揚。

不過,我提醒他,基督徒不管在任何職場,唯一的任務就是傳福音、把聖經中美好而實用的真理跟身邊的人分享。如果目標是這樣,那麼Z君的「人際網絡」就不應該只劃定在他的客戶,而是應該包含他職場上會遇到的每一個人,例如幫他處理雜務的助理、公司裡的同事、新進人員……

講到這裡,我想起以前在醫院工作時,三不五時就會看到一個畫面,罹癌的男主人躺在病床上,態度高傲的女主人一早來到病床邊,對著已經照顧病患一整天的外籍看護工不客氣地大聲說:「妳什麼都做不好,妳這樣不好、那樣不好……,真不知道我花錢雇妳、是要請妳來負責三餐吃飯的嗎?」

突然間,女主人看到我來查房,立刻更換臉孔,態度恭敬地跟我討論起病情……,當我查完房要離去時,女主人補上一句「我們是某某教會的會友,聽說韋醫師也是基督徒,所以請醫師多關照。」

此時,我的心裡面會出現六條以上的線,因為我看到的這對基督徒夫妻,並不是在傳福音,而是讓別人對上帝反感、更討厭基督信仰!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