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職場團契(12)(上)(公司的弱點)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2月27日早上7:00,是「商業職場團契」第12次聚會的日子,當天有兩位新朋友加入,分別是某大藥廠的業務代表J君,以及帶領某個水電團隊的P君。

一開始大家一起唱詩歌,接下來主持人Z君引導大家繼續觀看一套企業管理學的教學DVD,標題是「贏在扭轉力」,作者是「孔毅」,是位基督徒。當天的主題是「眼力」的第五篇,題目是:「木桶原理—-找出最短的漏洞」,

講者提到,「木桶原理」的含意是:一個木桶的容量並非取決於最長的木板,而是取決於最短的木板,因此商場上勝敗的關鍵是在於如何處理自己的劣勢(最短的木板)。若將能力比喻為木板,要晉升一位經理人,就必須進一步培養綜合能力,特別是管理力和領導力。

假使時間許可,一個公司可以藉著自我改變來加強最弱的一環,假使時間不許可或能力做不到,你就要截長補短,例如去購併一家可以補足弱點的公司。講者還提到,想要成為一位傑出的專業工作者(技術人員),心裡想的是找出自己最精、最強的部分(運用「區分原則」),接下來是重強避弱地尋求突破,等於是在一個小池塘裡面先長成大魚;如果想要成為一位出色的經理人(管理人員),心裡想的是做大、做博,此時就必須運用「木桶原理」,強化自己的弱項,於是就能成為大池塘裡的大魚。

 

接下來是分組討論,我跟開設生命禮儀公司的C君,以及帶領某個水電團隊的P君同一組。經由C君的介紹,我得知P君的小公司裡,剛進用了一位具有大學學歷的學徒。

因為P君初次參加聚會,而當天講題的內容似乎是跟大公司的經理人才有關,我很擔心P君會覺得不適應,因此我首先表示,公司不分大小,一定有弱點,所以補強弱點就是每個公司都應該要做的事。

因為在我從醫院退休後,我曾經到某餐廳學習廚藝,從學徒做起,從頭到尾超過三年,因此對於基層學徒的生活有所認識,於是我對P君表示,他的水電團隊在技術、口碑上應該都不是問題,而最大的弱點應該是後繼無人,因為目前社會的氛圍,年輕人比較喜歡穿的光鮮亮麗、坐在冷氣房裡面辦公,而排斥需要付出勞力、會弄髒自己的傳統工作。

更麻煩的是,傳統觀念裡,師傅通常是用高壓、打罵式的方式來帶領學徒,於是惡性循環就出現了,公司不斷應徵新人、新人待沒多久就離職,於是人力始終不足,老師傅不僅辛苦,一生的技術、經驗也無法傳承下去……,於是我勉勵P君,要運用聖經的法則來教導新人,才不會落入上述的惡性循環。

 

接下來,C君表示,當年他在台北當導演時,符合前述「專業工作者」,於是他做什麼都要求完美。後來,他跨足生命禮儀事業,無法在「專業」上面跟別人較量,於是他不僅虛心地向人求問、認真學習,也開始升級成「經理人」,他開始物色人才加入團隊,當時他運用的聖經教導是腓立比書2:3:【存心謙卑,各人看別人比自己強。】也就是努力地發覺每一位員工的強項、而非注視其缺點,結果是公司整體的戰力提升了。

 

接下來是初次參加聚會P君的分享,出乎我意料的,他表示自己是位基督徒,所以並不會用傳統高壓、打罵式的方式來帶領學徒,他對新人都很好……,不過他在職場上最大的困擾是當客戶知道他是基督徒之後,經常要ㄠ他折價,例如32000元就只願意付30000元……,這讓他心裡很不舒服,因為辛苦賺得的利潤,就莫名其妙地被犧牲了!他當然知道有些人是用霸氣、兇惡的說話方式,讓客戶不敢殺價,不過P君總覺得基督信仰都在講博愛,因此他並不認同後者。

 

聽過P君的分享,我心裡出現兩個字,那就是「原則」,要不要給客戶折扣是個「原則」,其實職場上應該還有許多原則,就我在醫院的工作為例,當某位病患的癌症診斷確立時,家屬想盡辦法要求(等同於是ㄠ)我,不要講出病名、用其他名稱帶過、病情講輕一點樂觀一點……,我要不要接受呢?

坦白講, 一旦接受之後就沒完沒了,有一就有二,因為心理學上早已有「登門檻效應」(Foot In The Door Effect),於是有人為文寫道:「櫃姐一推銷,不小心就刷卡結帳?不是你腦波弱,而是被心理學操控了!登門檻效應 Foot In The Door Effect」>>>走進百貨公司,迎面而來的是一排手拿試用品的櫃姐,輕聲詢問「您要不要試用看看?」

或許好奇心使然,你停下來試用。

「要不要再試試其他商品?」你又答應了,這次你被帶往櫃位,「這真的很適合您」……,一回神,你手上多了一袋化妝品。

回到家後,你不斷懊惱、自責,明明已有同質性商品,為什麼還買?無論是化妝品或其他商品,我們似乎常不自覺答應,或做出原先你認為自己不會做的事。其實,這與心理學「登門檻效應」(Foot In The Door Effect,又稱得寸進尺法)有極大的關聯。

登門檻效應是指在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接受較高難度的請求,但如果從「小請求」拜託起,人們就有較高的機率會答應高難度的請求。

1966年,心理學家Jonathan Freedman和Scott Fraser做了一項實驗,他們先打電話詢問屋主可否讓他們在住家窗戶貼一張10X10公分的貼紙,以宣導安全駕駛,這個微不足道的請求,幾乎每位屋主都答應了。

兩週後,他們再請學生登門拜訪同一批屋主,進一步詢問是否能在門前的草坪上豎立字樣很醜,且巨大到足以擋住屋主精心打造的花園的告示牌。結果顯示,有76%的屋主答應了這項不合常理的請求。

反觀沒有先收到小請求(貼貼紙)對照組,僅有17%的屋主同意豎立那塊醜陋的告示牌。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別呢? Charles Osgood和G.P.H.Tennenboum提出的「一致性理論」(Consistency Theory)能給予合理解釋:人的內心深處希望自己的言行舉止、態度與信念都是從一而終。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