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外遇了 2.0版(婚姻中的癌症)(三)

分享這篇文章:

因為我是一位癌症專科醫師加上我已經寫了一千多篇有關溝通的文章,因此「Silence like a cancer grows.」讓我聯想到當人們長久處在「溝通不良」的狀態下,結果勢必會導致各種「關係的破裂」,而後者就等同於個體的死亡,於是我想到「夫妻間不良的溝通就像是婚姻中的癌症」這個比喻,意思是「夫妻間不良的溝通」就像大家聞之色變的癌症,兩者有著許多共同點。

第一:「夫妻間不良的溝通」跟「癌症」一樣,都是「內生的」而非「外加的」,兩者剛開始都不顯著(所有人都不會特別留意)。癌細胞的起源是人體內的正常細胞,當它出現基因變異後,逐漸轉變成失控的癌細胞。當一個人體內的癌細胞數量到達109時,它的體積不過是直徑1公分的球體,因此在影像上很難被發現,當然更不要說當癌細胞數量還不到109時,它更是不易被發現。

同樣地,「夫妻間不良的溝通」早已存在於兩個人的原生家庭或日常生活裡,當它經過各種環境的催化,就會逐漸失控。「夫妻間不良的溝通」,不僅可能是從籌辦婚禮時有了摩擦,甚至於是從雙方認識談戀愛時就有了問題,不過它太不明顯了、太容易被忽略了,所以沒有人知道或重視它的存在。

 

第二:「夫妻間不良的溝通」跟「癌症」一樣,兩者都不會停在那裡,而是一定會不斷地「分裂、繁殖、增長、惡化…」,意思是不管你有沒有錢、你高不高興……,癌細胞隨時都在「分裂、繁殖、增長、惡化…」。癌症從一個癌細胞長到直徑一公分的腫瘤,通常需要三、五年;

同樣地,不管你有沒有錢、你高不高興……,「夫妻間不良的溝通」也會在每一天的大小事件裡,不斷地「分裂、繁殖、增長、惡化…」。「夫妻間不良的溝通」,從一開始到某一方出現外遇,通常也會經過好幾年。

 

第三:「夫妻間不良的溝通」跟「癌症」一樣,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發生率,兩者都有遺傳性。例如某甲的上一代有許多人罹患癌症,身上帶著致癌因子(例如B型肝炎帶原),同時有著不良的生活習慣(抽煙、喝酒、嚼檳榔),生活環境不佳(水污染、空氣污染),飲食習慣不佳(常吃醃製、燒烤類食物,不吃蔬菜)……,那麼某甲很容易就會罹患癌症;

同樣地,某乙天生的個性是內向沈默,他的上一代是離婚收場的,自己親眼目睹爸媽衝突的過程,童年是在單親環境下長大或是被祖父母隔代教養,求學過程沒有受到師長的重視,甚至是遭到同學的霸凌,沒有知心的朋友,工作不穩定,收入比不上同儕,彼此認識不深匆促結婚(例如女方已經懷孕)……,那麼某乙一旦進入婚姻,很容易就會出現「夫妻間不良的溝通」。

同理可推,結婚之後,如果發生工作不穩定、職場人際關係不佳、經濟出狀況、孩子很快出生、小孩接二連三出報到…,也很容易就會出現「夫妻間不良的溝通」。

 

第四:「夫妻間不良的溝通」跟「癌症」一樣,一旦被發現或察覺時,都是一件嚴重的大事,都是令人驚訝恐懼的。「癌症」常跟「身體的折磨」、「死亡」掛在一起,令人聞之色變;「夫妻間不良的溝通」則是跟「另一半外遇了」、「找律師辦離婚」、「爭奪孩子的監護權」、「婚姻失敗」掛在一起,令人為之心碎。

 

第五:「夫妻間不良的溝通」跟「癌症」一樣,一旦被發現或察覺時,不同的個體有著不同的嚴重程度。癌症通常分成四期,第一、二期算是早期,通常預後不錯,也有根治的可能。第三、四期算是晚期,預後通常不好,五年存活率通常不到10%;

同樣地,「夫妻間不良的溝通」也有不同的嚴重程度,如果是剛開始發生外遇、一方還會有罪惡感、還會偷偷摸摸地出軌、還會顧及子女和上一代父母的感受……,這時候可算是早期,預後比較好。如果雙方已經撕破臉、互控家暴、申請保護令、雙方動員親友助陣、有一方已經不想要孩子了……,就算是進入晚期,預後通常不好,婚姻關係存續的機會就不到10%了。

 

第六:「夫妻間不良的溝通」跟「癌症」一樣,雖然期別一樣,不過還是會有其他因子能夠影響預後。「癌症」的預後因子通常包括癌細胞分化的程度、是否帶有某種染色體的異常、是否帶有抗藥性基因、致癌基因是否被強化、抑癌基因是否被破壞、病人本身的體能狀態……,如果每項因子都是對病人有利的,那麼病人的預後就會比較好。

同樣地,「夫妻間不良的溝通」也有許多預後因子,包括外界的壓力(例如經濟狀況、工作是否穩定)、身體的狀況(是否罹患重大疾病)、是否有一方還願意付出努力改變自己、長輩的態度(是勸合還是勸離)、雙方是否擁有懂得如何正確關心協助的朋友……,如果每項因子都是有利的,那麼婚姻關係存續的預後就會比較好。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