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悲情的特效藥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10月3日,大家在吃員工餐時,外場的Q君一面吃著魚,一面提到某位顧客的故事。她表示,有一位老先生常常點「魚」的料理,同桌的有媳婦和孫子。有一天,Q君聽到媳婦對老先生說:「魚頭給你吃,你喜歡吃頭!」後來,有一次老先生獨自來用餐,滿臉無奈地對Q君抱怨說:「我刻意只吃魚頭,目的是把魚肉留給孫子吃,沒想到竟然被我媳婦誤以為我「只喜歡吃魚頭……」,唉!」Q君試著安慰老先生說:「沒關係啦,魚頭很營養的……」

 

聽到這裡,我已經按捺不住,於是我表示,面對這類的故事,其實不必那麼悲情!

我想起網路上的一部微電影「影藏」,故事的主角是年輕的K君,他從小受到父親喜愛攝影的薰陶,也愛上了攝影,後來經由自己的努力,獲得了許多獎項。他的風格跟父親不同,父親的專長是紀實攝影,而K君則喜好時尚攝影。兩者的差異帶來了關係的疏離,兩人的誤解在時間日復一日的堆疊下,使得父子間彷彿築起一道高牆,只剩下冰冷的言語和碎裂的情感。

有一天,K君在日本拿到了時尚攝影大賞,興奮地帶著獎牌回到家要跟父母分享喜悅。母親萬分高興地招呼他,不過父親卻冷冷的、一句肯定讚美的話也沒有……。

父親的表現剎那間勾起了K君過去的陰影,於是他脫口說出:「你永遠都看不起我,你只看重自己的紀實攝影,對於我付出十分努力的時尚攝影不屑一顧……;我們今天一次講清楚,你拍了一大堆照片,其實你最對不起的就是媽媽,你拍過這麼多風景,而你又帶媽媽去了哪裡?我受夠了……」

接下來,K君用力甩上大門離開家。

隔沒多久,K君接到媽媽的來電,父親過世了。在辦完喪禮後,母親拿著一箱東西給K君,說是父親留給他的,裡面有著一部手動的古董相機。K君拿起那部相機,心裡想起小時候父親曾一次次地教導他如何使用那部相機的場景……,不過他發現相機的快門卡住了。他從父親留下的記事本裡面,找到了一位有能力修理該相機的老師傅,於是他驅車前往。找到老師傅後,後者表示自己跟K君的父親是多年的老朋友,答應替他修復。

相機修好後,K君很高興,不過老師傅拒絕收取費用,只要求K君陪他去散散步。兩人走到一處風景秀麗的山坡,老師傅表示在K君父親過世前不久,父親來找過他,交給他一本厚厚的剪報,他打開一看,裡面滿滿的全部是有關K君的記錄,每一則詳細的新聞報導、每一次上台領獎的照片……,封底則是一張照片,裡面是小時候的K君和媽媽,上面標註著:「我的最愛」……

看著剪報本,K君情緒崩潰地大哭,他終於明白父親的愛,像底片般不輕易曝光,卻一直都在……;不過,一切都來不及了……

………………

於是我表示,不管是在電影裡還是在現實世界裡,男人真的沒有必要過得那麼悲情,似乎必須透過第三者、必須長時間被誤解、甚至於要等到事情已經無法彌補之後……,才能讓所愛的人明白自己的用心,

因為解決問題的方法很簡單,那就是聖經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以及它所衍生出來的”實話實說、就事論事” 的法則(疼愛孫子就說疼愛孫子)、(該肯定兒子就肯定兒子、該讚美就讚美)……,

一個男人按照上述教導去做,很難嗎?舌頭長在每一位男人的嘴巴,而每一個男人的腦袋都可以控制自己的舌頭,不是嗎!怎麼會很難呢?

這樣一件在邏輯上很簡單的事,為何變成一件很難的事情呢?答案是男人的人性(尤其是感性的能力)被扭曲了,男人以為自己對兒女的愛,不能輕易曝光、無法投遞、只能埋藏在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本文的結論是,男人想要化解上述悲情,其實是有特效藥的,那就是調整觀念,按照聖經的教導去跟身邊所愛的人溝通。這樣的溝通模式,既不必花一塊錢,也不必管外面是否刮風下雨……,隨時都可以進行,結果是:

孫子對老先生說:「我知道阿公最疼我了!」

媳婦對對老先生說:「謝謝公公如此疼愛我的孩子。」

K君對父親說:「謝謝爸爸當年藉著相機對我的啟蒙,我十分感謝你,也因為有你的教導,我才有今天的成就。」

母親對K君說:「看到你們父子倆融洽地相處,我覺得很高興。」

父親臨終前對K君說:「你是我的最愛,我以你為榮……」

………………

其他可能出現的「愛的對話」,請網友們自行推演!

 

PS:如果有網友想要進一步了解男人的人性是如何被扭曲的?請進入我個人的網站,在任何一篇文章的結尾處,都有「搜尋」功能,你可以鍵入「被扭曲的人性(男人篇)」,就可以了解更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