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芋頭的啟示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2月7日,仍然是寒流籠罩的日子。我來到餐廳,發現外場的同仁已經削好了將近二十顆芋頭,於是我知道應該是要預備數十份預購年菜「佛跳牆」的原料。

在我開始將芋頭切塊之前,老闆娘N君跟我說:「今天的芋頭很大顆,切的時侯要注意大小。」因為我之前已經做過許多次,因此我回答說:「沒問題。」過了幾分鐘,內場的領班A大廚走到我旁邊,拿起一個我已經切好、「最大塊」的芋頭跟我說:「這太大塊了。」

我心想:「前幾次切芋頭,我把一顆芋頭對半切後,分成三長條,再切塊……,結果D廚師跟老闆娘都說「太小塊」,於是我改成對半切後,再對半切,然後再切塊。怎麼你現在又說我切得太大塊呢?」

於是我不太高興地回說:「要不然,你來示範一次……。」當A大廚示範結束後,我拿起幾塊相對小塊的起來給他看,他回說:「這幾塊又似乎太小塊了。」

過了幾分鐘,砧板師傅也過來關切,同樣也是看到一個大塊一點的芋頭塊,於是他也交代我不要那麼大塊!

接連發生上述事件,我蠻不爽的,於是我有點生氣地回嗆:「有人要求不要太小塊,有人要求不要太大塊,那到底要怎麼切呢?」

可想而知,場面變得很尷尬。其他人看到我生氣了,自然不會再來干涉我的動作。

接下來,我一面用力地切芋頭,一面仔細地回想,我剛才為何那麼生氣?

當然,我首先想到的是,沒有人會喜歡自己在做的事情,被其他人指指點點,不過我覺得除了前者,似乎還有其他因素讓我生氣,於是我再仔細想……。

突然間,我明白了,原來是大家所提供的意見,其實是百分之百不可能達成的!因為芋頭的形狀呈現長橢圓形,所以切塊後,絕對不可能大小一致,勢必有些會大一點、有些會小一點……,這時候如果老闆要下指令,就只能是「不要太小塊」,或是「不要太大塊」,絕對不能同時要求「不要太小塊也不能太大塊」,因為太大塊的再切一刀,就會成為兩個小塊……。

總而言之,我生氣的最主要原因是,我發現大家的意見在本質上是「矛盾」的,不管我再認真,也無法達成目標!

看懂了這點,我立刻聯想到許多事,原來一個人的腦袋裡面,如果有著彼此矛盾的念頭,那麼他勢必會過得勞苦愁煩……,舉例來說:

一個年輕人一方面希望事業發達、賺大錢,一方面卻又期待工作輕鬆、準時下班;

一位年輕媽媽一方面享受著抱著嬰兒的滿足,一方面卻又期待單身時期的自由自在、想幹嘛就幹嘛;

一位父親身兼數職常常加班希望賺更多錢讓孩子享用,一方面卻又期待自己能有許多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做父母的希望孩子長大後能明辨是非、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一方面卻常常對孩子說:「做孩子的,有耳無嘴」、「聽飼大人的話就對了」;

做父母的一方面在人前人後的言行不一,一方面卻又希望孩子不可說謊、言行要一致;

做父母的一方面用高壓手段強迫孩子聽從命令,一方面卻又希望孩子在學校不可霸凌其他弱小的同學;

一位醫師一方面希望將癌末(末期)病情詳細地告知病人,一方面卻又希望病人在得知病情後心情不受影響、生活如常;

一位醫師一方面希望多花點時間了解病人把病人照顧好,一方面卻又希望門診人數、手術台數、住院病患越多越好;

醫療從業人員一方面希望自己的薪水越多越好,一方面卻又希望醫院的管理階層不要一味追求績效、一切向前看;

人民一方面希望享受核能所製造出來的低廉電價,一方面卻又拒絕接受核能所帶來的種種風險;

人民一方面希望政府施政很有效率(例如都市更新),一方面卻又主張個人的權益至上;

人民一方面希望工資能逐年增加,一方面卻又期待物價凍漲通膨為零;

………………

類似於上述的矛盾現象,實在是太多了,舉都舉不完。我們該如何解決上述的矛盾呢?我相信人是上帝創造的,而聖經就是人類一切問題的說明書,所以針對這個問題,我想到的是聖經在馬太福音6:24的教導:【一個人不能事奉兩個主;不是惡這個、愛那個,就是重這個、輕那個。你們不能又事奉上帝,又事奉瑪門 ( – 瑪門:財利的意思)。」】簡單來說,就是要做「取捨」!

舉切芋頭為例,如果要求「不要太大塊」,就必須接受有些會「太小塊」;如果要求「不要太小塊」,就必須接受有些會「太大塊」。

至於上述每一個例子,道理也相同,請網友們自行推論。我相信一件事,一個人的想法裡頭,如果有著越多的「矛盾」,那麼他的生活一定越「勞苦愁煩」!!!

親愛的網友們,你曾經發現自己的言行裡有著無解的「矛盾」嗎?你曾經做過「取捨」嗎?歡迎留言分享!

 

PS: 如果有網友想要知道跟「矛盾」有關的議題,請進入我個人的網站,在任何一篇文章的結尾處,都有「搜尋」功能,你可以鍵入「害怕被稱讚、放下 vs 努力、誰最重要?、又見矛盾、又見矛盾 2.0版」,就可以了解更多……。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