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都有定時(上)(對的事/不對的時間)

分享這篇文章:

105年12月的某一天,A大廚的手指頭因為被魚身上的鰭給刺到,再加上處理不當,造成嚴重發炎,於是就到診所就醫。回來之後,他跟大家說:「我到了診所,都還沒看到醫師,就有一位護理師幫我測血糖,結果是一百五十幾,超過正常值一些,不過醫師並沒有開藥給我吃,只提醒我要注意飲食。」
我說:「是呀,雖然超標,但還不是很嚴重,醫師沒有開藥是正確的。」
A大廚立刻說:「飲食控制很難吧,就像我每天晚上都要吃宵夜,如果不吃就會睡不著,又如何能控制飲食呢?」
我問他:「你為什麼每天晚上都要吃宵夜呢?」
他說:「在我們家,從小我媽就會煮宵夜給我們吃,如果不是紅豆湯、綠豆湯,要不就是煮麵給我們吃,反正一定會吃宵夜就對了。」
聽完A大廚的陳述,我覺得蠻驚訝的,因為我認識的家庭,好像沒有這樣從小就天天吃宵夜的,我猜想這應該是在三、四十年前,物資並不很充裕的年代裡,他的媽媽為了孩子們營養上的需求,而特地想出來的辦法,當然也是媽媽對兒女們的愛心吧!
不過也因為這樣,A大廚已經長年養成了吃宵夜的習慣,現在要他為了控制血糖和體重而戒掉吃宵夜,恐怕真的是很難!
寫到這裡,我連想到,究竟怎樣才是一件好的事、對的事呢?就以A大廚吃宵夜這件事為例,在三、四十年前,它是一個提供充足營養的好辦法,可是在今天,它卻變成妨礙體重和血糖控制的飲食習慣,為什麼會這樣呢?

以前在醫院裡,也有一個癌症個案的父親,做了一件事,讓我至今仍印象深刻:

9/22是病房每個月個案討論會的日子,這次討論的個案是一位年紀二十幾歲的女性癌末病患H君。準備個案資料的護理師原先以為討論的重點是H君的父親,對於本院醫生希望能對病患本人詳細告知癌末病情的建議,所表現出的憤怒與不滿。
不過這樣的議題已經是屢見不鮮,因為面對死亡時,家屬的立場和病患本人的真正需求通常是相衝突的,家屬通常會希望場面不要太尷尬、太感傷、太失控,而病患卻必須自己面對死亡的功課、靈魂的歸宿等難題,兩者的需求常常是相反、衝突的。
當這樣的衝突出現時,7C團隊會試圖進行溝通,但還是會有僵持不下的場景。這時候7C團隊通常會選擇站在病人這邊,這當然是吃力而不討好的事,因為說的坦白一點,病人有一天死掉了,他(她)不會也不能大聲說:「我需要這樣的支持」。但是活著的家屬卻很可能、很容易地到處投訴、謾罵、埋怨,這也就是張貼在7C病房佈告欄上,許多抱怨信函的來源。
這些衝突的是非曲直,在這個世界是找不到答案的,我想必須要等到聖經上所記載『末後的審判』時,所有事物的是非對錯,才會有一個終極的判定。
上述的主題雖然很重要,但並不是這次個案討論會中我想討論的重點,因為在H君臨終前一段時間,她的意識狀態已經算是昏迷,而她的父親卻每個晚上爬上H君的病床,抱著她睡覺。
醫護人員曾經詢問過他,為何如此做,他的回答是:「他是我女兒,我這樣抱著她,她會有安全感,也會感到我很愛她。」

我個人對於這樣的照顧方式感到很納悶、也很難接受,不過我畢竟不是當事人、也不是花樣年華的少女,無法得知也無法揣摩H君的想法,於是我在討論會中,先詢問團隊中,年紀和H君相仿的幾位護理師,問她們對於此事的看法。我原先以為會有不一致的結論,不過令我意外的是,所有人都說出非常負面的看法,甚至連噁心、變態的字眼都出現了。

有了大家一致的看法,我接著問:「如果這樣的事發生在你們三歲時,父親摟著妳入睡,妳們覺得如何呢?」大家異口同聲地說:「那很好呀,很有安全感!」

我繼續問:「為什麼同樣一件事,在妳三歲時是美好的,可是當妳二十幾歲時就會變成噁心、變態呢?」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