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竄改分數(一)(機器人小孩)

分享這篇文章:

109年7月上旬在快樂門診中,求診的是身為媽媽的Z君,主訴是「唸小二的兒子講不聽,事事都跟她唱反調…」。我先請Z君舉實例,她表示「某一晚兒子拖著不寫功課,到最後心不甘情不願地寫,她隨口念了幾句,兒子就歇斯底里地發飆…」

 

當然,我早已知道每位案主的困擾都是「冰山的一角」,於是我一貫地按照雅各書 1:19的教導:【你們要快快的聽,慢慢的說……】我告訴Z君,如果只想快速地解決前者,結果通常不理想,因為水面下的部分很快就會浮起來,也就是問題、衝突日復一日地出現。最有效的方法其實是藉著【快快的聽】(認真聽、仔細想),找出「冰山的主體」,才有可能「完整地」解決問題,而這樣的過程必須花時間、有耐心……,以上是我跟Z君的第一個共識。

 

我花了許多時間記錄Z君的家庭,沒有發現明顯「結構上」的問題,於是我逐漸地將焦點放在Z君對孩子的管教方式上面。我鼓勵她多說明母子衝突的場景,Z君再次提到某一晚,兒子寫功課拖拖拉拉,Z君看了很不順眼,不過忍耐著沒發作;眼看時間越來越晚了,後來,兒子索性歪著頭趴在桌上寫……,Z君終於看不下去了,於是開始數落:「這樣對眼睛不好、你為什麼不早點寫、你為什麼不專心一點……」,沒想到兒子不予理會。臨睡前,作業還是寫不完,於是兒子表示自己要設鬧鐘「隔晨5點」起床繼續寫……,Z君又說:「才一點點功課、只要15分鐘就可以寫完了,你何必那麼早起、犧牲睡眠?」

聽到這裡,我有了簡單的結論,Z君的親子衝突跟時下多數家庭一樣,父母以愛護子女為名「管太多」,孩子則是自由意志想要長大「不想被管」,於是雙方起衝突,可能是熱戰,也可能是冷戰。比較特別的是,通常上述衝突起始於孩子進入青春期,Z君的狀況則是提早發生,不過原理是相同的。

 

Z君的故事讓我聯想到以前在醫院的團契聚會時,常聽到許多做父母的同事抱怨自己的小孩意見很多,很麻煩,於是我有一天突發奇想地跟大家說:「妳們是不是很希望把小孩教得很好,叫他起床他就起床,叫他吃飯他就吃飯,叫他上廁所他就上廁所,叫他去上學他就去上學,叫他讀書他就讀書,叫他寫作業他就寫作業,叫他洗澡他就洗澡,叫他上床睡覺他就上床睡覺……,從來不頂撞父母,不會一直問為什麼,也不會對父母嗆聲……,這就是妳們最期望的小孩樣式!」

 

媽媽們同聲說:「對呀!」

 

我說:「妳們最希望養到的這種夢幻小孩,其實就是一個孩子形狀的機器人,因為只有機器人(所有程式都被設定好),才能符合大家最終的期待,哈!

不過,因為天父上帝賜給每個人都有百分之百的自由意志,所以做父母的才會覺得小孩很難搞,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因為沒有自由意志,就沒有”愛”了!」

 

談到這裡,Z君不服氣地表示「我是為他好呀!」

 

我則是微笑地回應:「你的動機是良善的,不過方法需要做改變。」

 

該從哪裡開始呢?我建議Z君先明白作父母的應該要容許(幫助)孩子的「自由意志」逐漸長大,至於在進行親子溝通時,必須按照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不要滿眼只看到孩子的「不是」,對於孩子的「是」直接忽略……;

如果再升一級,那就會是以弗所4:15:【我們要以「愛心」說誠實話。】我習慣稱它為「三明治」說話方法,首先是肯定對方良善的動機、讚美對方已經做到的事或已經做出的努力(三明治的第一層)……;接著實話實說地指出問題所在(三明治的第二層)……;最後再一次肯定對方並說出自己的期待(三明治的第三層)……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