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先做一次

分享這篇文章:

106年3月某一天,餐廳內場來了一位新人E君 ,算是小老闆N君找來的二廚。工作第一天,內場的領班A大廚必須找一些工作讓他做一下,於是請他製作一樣“豆瓣吳郭魚”做為員工餐的菜色。新來的E廚師客氣地問其他人,魚的味道有沒有什麼要特別注意的,這時候我聽到A大廚溫和地對他說:「你不用太緊張,先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做一次,如果有問題再問其他人……。」

聽到A大廚這番話,讓我覺得很舒服,也想起一年半以前,類似的經歷。我記得來餐廳擔任高年級實習生幾個月後,當大廚們休假時,我會自告奮勇地代班站爐子學習炒菜。雖然我自認為已經是很認真學習,不過畢竟不是科班出身,還是容易有所差錯。

每一次站在A大廚旁邊,跟他一起站爐子炒菜時,我都會覺得特別自在,因為他會跟我說:「阿信,你不用緊張,覺得會做的菜就照你知道的方式去做,如果有不知道的地方再問我。」有了這樣的提醒,我工作起來特別愉快、特別帶勁。偶而有一兩道菜忘了加某種調味料,例如常用的味精或胡椒粉,他並不會當場就出言糾正,而是過了一會兒才溫和地說:「你剛剛某道菜是不是忘了加XX?」我則是不好意思地回答:「我忘記加了,下一次會改進。」

我心裡的OS是:「哇靠!A大廚真是厲害,在他自己快速炒菜的同時,還能注意到旁邊的我,知道我忘了什麼東西!」

另一個更深的感受是:「A大廚有三十年廚藝經驗,卻能夠如此地尊重我這樣一位新人,真是令我佩服!」

當A大廚休假時,我則是和B大廚一起炒菜,這時候壓力就很大,因為他常常會盯著我炒菜的每個步驟,只要稍一不符合他的模式,他就會立刻出言說:「不是那樣,是如何如何……。」害得我壓力很大,覺得綁手綁腳的,深怕那裡又弄錯了,會立刻被唸;因為壓力大,反而容易失常,更容易忘東忘西!

這一次,再次看到A大廚對待一位新進二廚的方式,讓我深深地思考,他那樣做,心裡的機轉到底是什麼?

我的解釋是,他做到了聖經當中,有關“不論斷”的教導。換句話說,在炒菜這件事情上面,A大廚並沒有常常論斷“自己的廚藝最好、最棒”,所以他才願意讓別人”先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一次”。

為什麼我會這樣想呢?接下來,我要花一點時間來解釋。

大多數人,包括以前在醫院工作的我,通常會認為自己的工作模式是最好的、最有效率的,因此在看到其他人(特別是新人)的工作模式跟自己不一樣時,就會直覺式地認為“那樣做不好、沒有效率……”,因此就會立刻出言要求對方必須修正,必須照著自己的模式來做;這樣的心理機轉,其實就是一種“論斷”,也就是用自己的標準來判斷自己的工作模式是“好的”,於是我們心理就會自動浮現另一種想法,那就是跟我不一樣的模式就是“不好的”,所以我就會想要改變對方,要求他必須立刻跟我一樣,才是好的。

不僅是在職場上,這樣的場景其實是隨處可見的,像是孩子在吃飯時,華人的媽媽會堅持要它“一口飯一口菜”、“先吃飯再喝湯”……,好多規矩;相反地,網路上常看到西方社會裡,一個孩子一手拿著湯匙,另一手抓著食物,把桌子弄得髒兮兮的,不過媽媽並沒有立刻出言或出手干預,目的是讓孩子自己去體會、學習吃飯的過程和樂趣……。

除了“不論斷”之外,我認為A大廚還做到了十誡的第二誡【愛人如己】,記載在聖經馬可福音12:28-34:【有一個文士來,聽見他們辯論,曉得耶穌回答的好,就問他說:「誡命中哪是第一要緊的呢?」耶穌回答說:「第一要緊的就是說:『以色列啊,你要聽,主-我們上帝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意、盡力愛主-你的上帝。』 其次就是說:『要愛人如己。 』再沒有比這兩條誡命更大的了。」那文士對耶穌說:「夫子說,上帝是一位,實在不錯;除了他以外,再沒有別的上帝;並且盡心、盡智、盡力愛他,又愛人如己,就比一切燔祭和各樣祭祀好的多。」耶穌見他回答的有智慧,就對他說:「你離上帝的國不遠了。」】

網友們只要簡單想一下,就會知道自己如果是個初學者或是新進人員,一定是喜歡被A大廚那樣方式對待的,所以A大廚的做法也是符合馬太福音7:12【所以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回想起來,我在醫院裡,應該是從來沒有給任何一位新人有機會,讓他”先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一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