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時該回來?(上)(動輒得咎)

分享這篇文章:

105年8月中旬某一天早上一走進餐廳,N君就帶著愁容跟我說:昨天發生了許多事,弄得心裡很煩,想要向你請教,可是又不知從何說起。我安慰她說:根據聖經的教導,妳就“慢慢地說、一件一件地說”。於是N君平靜下來開始說:「前天我去醫院探望因為乳癌轉移而住院的親戚兼事業夥伴M君,發現她整個人變得很不好,有明顯的呼吸困難還戴著氧氣面罩,

醫師幫她照了胸部的X光片,認為是心臟衰竭合併肺水腫,接著為她施打利尿劑之後,她喘的情況才有了改善。我看著M君的病況變化得很快,心裡很緊張,雖然M君今年讀大一的女兒正在放暑假,整天都可以陪M君,不過M君掛念的兒子今年是大三要升大四,暑假必須要到台南的工廠實習。

前幾天我跟他用Line連絡過,他原來是說實習要到八月底才會結束,所以他打算到那時候才會回來探望媽媽。我當時是鼓勵他,在這之前可以多多打電話給媽媽,媽媽很需要他的關心。可是前天看到M君的狀況有明顯的惡化,所以我就立刻打電話要他趕快回來一趟,等於是要求他提前大約八、九天回來。沒想到他昨天回來了,我問他是不是有向工廠請假,他說:「接下來是五、六、日三天,工廠原先安排的行程是到外地出差學習,當我跟主管請假時,他回覆我說:你這麼晚才請假,工廠原先的行程已經來不及做更動了,你乾脆到月底都不要再來了!」

我聽了嚇一跳,心想主管應該不會如此不通人情吧!不過M君的兒子確實是這麼說的,我看他的表情也是很鬱卒的。

這下子換我有壓力了,我會想是不是太早把他叫回來,以至於打壞了他暑假的實習計劃?可是M君的狀況有變化也是事實呀,我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

聽完N君的陳述,我說:這確實是個困擾,也是人際溝通常見的問題。二十多年前,我剛到新竹醫院收治癌症病患時,就遇過類似的困擾,有些家屬旅居海外多年,雖然想要回來探望罹患癌症的親人,但又擔心請假太久會影響工作或學業,因此不斷地透過其他在台灣的親戚向醫護人員詢問、追問、逼問,究竟病人還可以活多久?這時候,你說身為醫護人員該怎麼辦?估計的太長,家屬怪你沒能讓他見到親人最後一面;估計的太短,家屬又埋怨說假期都用完了,等到親人真的過世時已經無假可請,那該怎麼辦?醫護人員夾在家屬的矛盾情緒之下,動輒得咎。

十八年後,我在安寧病房又遇到類似的困擾,我把它寫成文章,篇名就叫:『何時該回家?』以下是內容摘要:

102年3月某個星期六早上接近七點時,我照例到病房查房。大夜班的護理師W君急忙跟我說:「住在7C17安寧病房的C女士血壓已經量不到了,但是並沒有典型的臨死前肺部雜音。家屬希望病人能留一口氣回家,可是又擔心回家之後,會不會拖太久,很兩難,所以請想韋醫師幫忙判斷。」

這樣的場景,應該是全台灣每個癌症病房、安寧病房常常會遇到的。雖然大家的經驗都不少,教科書也有專章介紹,但我想沒有任何一位醫護人員敢說自己是這方面的專家,因為醫護人員都是血肉之軀、都是平凡人,實在無法精確地計算出癌末病人究竟幾時幾分會斷氣,這樣的能力其實應該是上帝才會有的。

但麻煩的是,醫護人員卻被強迫一定要做出這樣的臆測,因為在台灣的社會風俗中,有許多病人和家屬是希望能在家裡斷氣的。更麻煩的是,如果醫護人員預測的太晚,家屬在醫院看到病人已經沒有呼吸了、救護車還在遙遠的某一處……

,悲傷的家屬通常會把氣出在醫護人員頭上(尤其是醫病關係原本就不是太好時),大帽子一扣地說:「說好了要讓病人留一口氣回家,結果卻在醫院就走了……」此時的醫護人員就會像做錯事被抓到的小孩一樣,如坐針氈、度秒如年,什麼話都不能說(如同啞巴吃黃連),心裡想的是:「救護車在哪裡,怎麼還不趕快來?」

但更麻煩的是,醫護人員預測的太早,病人被送回家後,過了一小時、兩小時…,過了半天……,過了一天………,病人都還沒斷氣,同時還發出一些呻吟聲(聽起來會讓人直覺地以為病人很痛苦),那就真的是一場災難了,這時候輪到家屬們如坐針氈、度秒如年,實話不敢說出口,但心裡想的卻是:「怎麼會這樣,怎麼還沒、還不斷氣呢?」

六神無主的家屬完全不知道該怎麼辦,只好打電話回來護理站詢問該怎麼辦?

此時的醫護人員也是一個頭兩個大,要派人去訪視嗎?負責安寧居家業務的護理師不一定當時有空、即將死亡的病人也不一定是收案的對象……;

要病人繼續留在家裡觀察嗎?家屬會覺得「醫護人員只會出一張嘴,如坐針氈、度秒如年的可是我們這些家屬耶」;

要叫家屬把病人再送回來醫院嗎?醫護人員要先看看原先的病床是不是還空著?另外還要擔心病人會不會在回醫院的路上就斷氣了,結果還是沒達成病家的心願……。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