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8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因為長期父子關係不良而來求診的A君表示「已經念大學的兒子某一天傳來訊息:「事情不順」,A君立即回覆:「了解」;
過沒多久,兒子再傳來「算了,沒事!」結果是A君心情變得七上八下、焦慮不安!
>>>我該如何幫助A君呢?
具有博士學位的案主A君已經協談過很長一段時間,起初他的主訴是 「兒子上了高中之後,不但用自己打工的錢去購買違法的權利車(機車)、經常凌晨才回家、無照駕駛出車禍、逃避警方酒測攔檢被處高額罰金、觸犯毒品防治條例被判保護管束……」,於是他天天都在擔心兒子會不會又闖禍,導致他心神耗弱、幾乎要罹患憂鬱症……
經過多次協談,A君認識了基督信仰,知道 「一個人一輩子最多只能管好一個人,那個人就是自己」,正如聖經箴言4:23:【你要保守你心,勝過保守一切,因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發出。】這裡的【心】就是指「自由意志」,而後者的管理得當與否,將決定一個人的一輩子是過得勞苦愁煩,還是平安喜樂。
A君努力地學習,在理性上他知道「已經成年的兒子應該要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父母不可能一輩子保護子女免於犯錯」,他也知道他的擔心並不能解決問題……,不過現實的情況是,只要兒子在上學以外的時間出門,他都會非常擔心、深怕兒子又會捅出什麼簍子……
我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幫助A君認識「自由意志」以及如何鍛鍊它>>>
運用「自由意志」>> 做出某個決定 >> 產生某種結果 >> 自己為結果負責
在協談過程中,A君逐步反省,身為父親的他,為了避免兒子真的被關進監獄、身敗名裂,於是千方百計地設法阻止、多次陪同出入少年法庭、定期跟保護官見面求情、禁止兒子騎機車、由他每日開車接送兒子上下學、甚至於接送兒子去加油站打工……;
我告訴A君,表面上看起來,他很愛護兒子、千方百計地想要阻止兒子落入絕境(其實就是真的被關進監牢…),不過他的努力不僅沒有長期的效果,反而導致兒子有恃無恐、變本加厲(出了事反正有父親會幫忙收拾殘局…),也把自己弄得壓力破表(兒子一出門,他就開始擔心焦慮…)、罹患憂鬱症。
更進一步分析,A君其實是長期破壞(侵犯)兒子對於「自由意志」的操練……
………………
A君認同上述聖經觀念,於是每次協談時我都會提醒他,跟兒子溝通時,必須隨時問自己一句:「這是誰的『自由意志』該去管理的事?」
因此,當A君收到兒子的訊息「事情不順」時,他沒有像以往的習慣、立刻憂心匆匆地問兒子:「發生了什麼事、要不要緊…」,接下來便是舊事重演、A君設法幫兒子收拾殘局…,兒子則是樂得甩鍋、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
協談至此,我先肯定、稱讚A君的改變(已經取得60分及格),沒有再用「老我」的習慣去面對兒子的負面訊息。不過,對於A君事後的「心情七上八下、焦慮不安」,我則是想要幫助他,於是我跟神禱告、求祂賜給我智慧好幫助A君脫離困境(繼續往100分進發)。
聖靈賜下靈感,於是我對A君說明,最適當的回覆如下:「收到,我會為你禱告,祈求神賜給你智慧去做『對的事』,賜給你勇氣去拒絕『不對的事』!」
首先是「用『收到』取代『了解』」,這是依據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兒子並未說明「不順」的內容,A君也不知道內容,於是用「了解」並不恰當。用「收到」則是一種【是就說是】的操練,很清楚地呈現事實。
接下來仔細分析每個「動詞」,好提醒A君自己跟幫助案子明白「哪些事是誰該管理、負責的?」
「收到」是屬於A君管理的部分,它比「了解」更符合現實,因為兒子並沒有揭露內容;
「禱告」也是屬於A君管理的部分,他確實可以跟神禱告、祈求,正如馬太福音7:7-11的教導:【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因為凡祈求的,就得著;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你們中間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給他蛇呢? 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你們在天上的父,豈不更把好東西給求他的人嗎?】。
兩個「賜給」是神所管理的部分;
至於「去做」、「去拒絕」兩個動詞則是案子該負責、該管理的部分;
上述回覆模式,除了幫助案子更認識「一個人一輩子只能管好一個人」(每個人都該位自己負責),也提醒A君管理好自己、不該侵犯或剝奪兒子的自由意志可以成長的機會……,同時他心裡的擔憂、心情的波動也會減少,因為他可以將無法掌控的未來向神祈禱、交託給神。
協談最後,A君表示他完全認同,我則是鼓勵他把上述內容寫成一封信寄給兒子,為過去不良的父子關係注入正面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