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寫作業?(下)(管理自由意志)

分享這篇文章:

當某甲在家庭、學校、職場中,發現某乙言行不一致、違反某甲的價值觀(道德觀)時,某甲該怎麼辦呢?常見的方式就像是「鐘擺的兩端」,一端是「Fight」(公開激烈的),另一端是「Flight」(漠視逃避的),兩者各有優缺點……,這部分不需我贅述,只要稍有社會歷練的網友,應該都有經驗。不過,我想要提供超脫鐘擺兩端的建議,是從「自由意志」著手的。

接下來,我詢問T君知不知道人到底有沒有「自由意志」?他搖頭表示不知道,於是我說明,聖經在創世記中提到人類是上帝所造的,祂當然可以把人製造成只會聽命行事、完全按照上帝規則行事的人(就像是科幻片中的仿真機械人),但是祂並沒有這樣做,祂決定要按著祂的形象和樣式來造人,祂也決定把完全、百分之百的自由意志賜給祂所造的人類,具體的證明就是在創世記2:16:【耶和華神吩咐他說:「園中各樣樹上的果子,你可以隨意吃,只是分別善惡樹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

表面上來看,上帝片面地下了一道很可怕的命令,但是仔細讀,上帝並沒有在這棵「分別善惡樹」的周圍加上拒馬鐵網,也沒有豢養幾隻火龍並在其脖子上掛著「生人勿近」的牌子,也就是說,人類完全可以自己決定要不要吃,要不要聽從祂的命令、遵守祂的法則!

換句話說,人類從始祖開始,就具有完全的、百分之百的自由意志;我個人認為上帝之所以願意將完全的、百分之百的自由意志賜給人們,其實是表明祂對人類的愛,也是上帝賜給人一項最寶貴的禮物,因為沒有自由意志,就沒有愛;也就是說,沒有一個人會希望他的愛人之所以愛他是因為被強迫、是因為沒有選擇的餘地……

再根據上述記載,自由意志可以區分成三類(如附圖):

第一類是「上帝的自由意志」,例如明天會不會有地震、後天會不會有海嘯、一個人會不會突然死掉、壞人的結局會如何、一個人遵守規則地開車在路上會不會突然被追撞……

第二類是 「別人的自由意志」,例如別人心裡在想什麼?別人的言行要不要一致?別人要不要作奸犯科?

第三類是「自己的自由意志」,例如自己要不要守時、要不要言行一致、要不要同流合污……

 

有了以上的基礎,我告訴基督徒T君,他可以教導兒子開始用「聖經的真理」來檢證每一件發生在身邊的人、事、物,如果某乙的言行符合聖經的教導,那就算是雲彩般的見證(出自希伯來書12:1:【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那麼兒子可以模仿、效法;

相反地,如果某乙的言行違反聖經的教導,那就算是一種警戒、一種前車之鑑(出自以西結書3:19-21:【倘若你警戒惡人,他仍不轉離罪惡,也不離開惡行,他必死在罪孽之中,你卻救自己脫離了罪;倘若你警戒義人,使他不犯罪,他就不犯罪;他因受警戒就必存活,你也救自己脫離了罪……】),那麼兒子應該警惕、告誡自己,不要做出同樣的言行。

上述內容裡面還有一件更有趣的事,那就是如果某乙的言行違反聖經的教導,而某乙願意認錯悔改,那麼某乙就可以從「前車之鑑」瞬間變成「雲彩般見證」,因為做錯事願意認錯悔改,一定值得其他人模仿、效法,如同詩篇51:17:【上帝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上面這一段「有趣的事」,我的靈感不僅是出自聖經(以色列的大衛王,雖然做過許多壞事,不過他願意認錯並製作成許多詩篇,讓他的百姓知道……),其實也是出自T君自己的見證,因為他曾表示某一晚全家開始進行飯前禱告,由小兒子開始禱告、女兒做結束,他趁機對全家人說:「爸爸過去沒有認真研讀聖經,沒有把基督信仰當作一回事,沒有好的榜樣,對大家很抱歉。從今天開始,我們每一天都會有重要的飯前禱告,我還會和大兒子開始每週討論聖經、建立家庭祭壇,希望各自作為家人的表率……」

 

協談結束後,當天晚上T君傳來:「剛剛跟大兒子討論『自由意志』,我引導他說出對於學校老師的看法,他說了4-5項老師讓他覺得很不喜歡的行為,我也用我自己本身的缺點來詢問他是不是因此就討厭爸爸,他說不會。後來,大兒子一直說不是只有他討厭老師,而是整班同學都這樣覺得……,我就把『上帝、他人、自己的自由意志』圖示教導他,他雖然覺得討論這件事很麻煩,不過他可以接受並改變對老師的想法,我覺得他有認真思考……」

 

對於T君的即知即行,我表示肯定稱讚,同時回覆:「『管理自由意志』是一件很深的議題,許多成年人尚且做不好,對於青少年更是不容易……,要有耐心,需要多教幾次。」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