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事事裝懂(智慧的校長)

分享這篇文章:

105年7月份某一天早上到餐廳時,餐廳的大老闆M君跟我說:阿信,我看了你的臉書,發現你太太比你幽默喔!不過這也難怪,你以前在醫院工作,難免要比較嚴肅。你大概跟我以前一樣,因為工作的關係,常常要板起臉孔。我問她為什麼?她說:以前在餐廳,大小事是由我二姊扛著,後來她生病了,責任便落到我身上,為了要管理那些資深的廚師,我只好板起臉孔,以免壓不住他們。我說:那妳改變很多喔,現在並不那麼嚴肅。她說:我之所以會改變,是一位校長的提醒。

M君繼續說:六、七年前,我女兒上了國中,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青少年的叛逆期,我跟她的關係變得很緊張。有一天,一位常來用餐的國中校長來吃飯,我知道她常常到處演講有關親子溝通的問題,於是我把握機會跟她說了我的問題,她教我說:妳要試著改變,不要那麼嚴肅,妳可以試著學習不必每件事都懂,有些事妳可以反過來請教妳讀國中的女兒,這樣一來,她比較容易和妳拉近關係。我聽了她的建議,於是我常常請教我女兒有關電腦和網路的事,結果真的有效耶,我變得比較沒那麼嚴肅,而我女兒也變得比較願意跟我說說她的事。

聽完M君的分享,我心想:不必事事裝懂,這不就是聖經雅各書 5:12的教導:【我的弟兄們,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的另一種詮釋嗎!—-“懂就說懂,不懂就說不懂”。印象中,這句話似乎是每一位父母都會對就讀國中、小的孩子,耳提面命的事,尤其是孩子功課不好,或是成績不理想時,提醒孩子在課堂上,當老師問大家:剛剛教的內容,大家”懂不懂”的時候,該有的態度嗎!我不確定這位校長是不是基督徒,不過她的建議確實是符合聖經的教導,當然會有效!

M君繼續說:那位校長還做了一些特別的事,例如她有一次特別招待學校裡的學生來我們餐廳吃飯,不是品學兼優的,而是一些喜歡調皮搗蛋的問題學生喔!她還一直問他們有沒有吃飽,不夠還可以再加菜,這樣的場景讓我印象深刻。此外,她還在學校的校長室裡,常常找那些問題學生,叫他們去吃餅乾、零食什麼的。久而久之,那些學生的品性竟然神奇地變好了,他們可能是想:「校長這麼高高在上的人對我們那麼好,請我們吃東西,我們也應該給她面子,不要再鬧事;也可能是想:我們惹事生非的目的,其實是要吸引大家的注意、眾人的目光,既然校長都這麼重視我們了,我們就不必再做那些事了!」聽完M君的分享,我覺得很溫暖,現在竟然還有這樣的教育人員,讓人非常驚訝。

我繼續思考,發現這位校長的做法,和聖經“愛的真諦”很相似,記載在歌林多前書13:4—8:【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這段文字並不長,裡面卻有許多奧秘,我也還沒全部弄懂,所以今天只跟大家分享我目前看懂的部分。(懂就說懂,不懂就說不懂!)

“愛的真諦”有人幫它譜上曲,是許多人在婚禮上會吟唱的。想要會唱,很簡單,大概只要幾分鐘,但如果想要去實踐,那就要花許多功夫了。第一個要回答的問題就是: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為什麼愛的開端是忍耐呢?為什麼不是“相看兩不厭”、“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十指緊扣”、“放閃無極限”、“甜蜜共飲一杯咖啡”、”同穿情人裝”、“豪華古堡婚”、“甜蜜海島趴”、“鑽石閃亮亮”、“驚奇求婚記”、”打是情罵是愛”、”愛就是給她最好的”……,這些是媒體上常見、一般人對“愛”的個人詮釋,不過人是上帝創造的,上帝也就最了解人性,更何況“愛”也是祂放入每個人心中的情感元素,所以我們從上帝的眼光來看“愛”的定義與內涵是恰當的。

為什麼愛的開端是“忍耐”呢?大家先想想看,什麼時候我們會需要忍耐呢?當對方對我們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看法一致、符合期待、討我們歡心……時,我們需要忍耐嗎?當然不必,我們只要欣然接受即可。這樣的人際關係,如果按著上帝的定義,根本和”愛”連邊都沾不上。回過頭來看,上述那些媒體常用的詞彙,和聖經中的”愛”也扯不上邊,比較適當的說法大概是激情、浪漫……。隔沒多久,媒體再度報導某一對曾甜蜜放閃的夫妻突然分居、離婚、打官司……;記者訪問當事人,雙方會說:我們曾經如此地彼此相”愛”,為什麼今天會走到這樣的地步呢?於是眼淚就止不住了!我的解讀是:雙方並不曾真正地”愛”過對方,所擁有的只是激情、浪漫……,而當後者隨著時間消退後,兩人只好分手。

”愛”並不是消失,也沒有不見,因為”愛”根本沒有存在過!

那到底什麼時候,我們會需要忍耐一個人呢?答案很簡單,那就是當對方做出的事不符合你的標準或期待、說出的話不是你想聽或喜歡聽的、做出的決定是你不同意的、你叫他往東他偏要往西……,這時候如果你還想要跟對方維持一定程度的人際關係,那麼你就必須”忍耐”了。這聽起來真是令人難受,不過當你開始”忍耐”對方時,我必須恭喜你,你已經一腳踏入”愛”的門檻了!請注意喔,忍耐的前面有一個形容詞是”恆久”,也就是這樣的忍耐並不是只有一次,而是許多次或是長時間,才能叫恆久。當你開始恆久忍耐某人時,接下來要注意的是態度,必須要用”恩慈”(kind),而不是用叨唸、數落、冷嘲、熱諷、生氣、憤怒、貶抑、脅迫……、等等的態度。如果你的態度確實是恩慈的,那麼我就要再恭喜你一次,因為你已經雙腳都進入”愛”的門檻了!

寫到這裡,網友可能讀不下去了,因為這真的不簡單,甚至是好難,所以我才會在前面先說,“愛的真諦”用唱的很簡單,如果真的要去做,可得付出許多代價的。

如果用“愛的真諦”來檢證這位校長對待問題學生的過程,她應該符合”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於是天父上帝給了她一個應許,那就是“愛的真諦”的最後一句:”愛是永不止息( Love never fails)”。既然”愛”是不會失敗的,反過來說就是會成功,而這裡的成功就是指那些問題學生願意改變自己,朝父母、師長期待的方向前進。

場景再拉回來M君的例子,為什麼在面對上了國中、逐漸疏離的女兒,她願意改變原先”事事裝懂、表情嚴肅”的態度呢?她為什麼不是用做父母的權威,要求或命令女兒改變呢?如果再次用“愛的真諦”來檢證,我認為她至少符合『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凡事忍耐。』於是天父上帝幫助她,藉著”愛”,”成功地”挽回女兒的心,這是我的結論!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