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准談戀愛!?(上)

分享這篇文章:

108年12月初在「快樂門診」中,四十多歲的T君因為失業、跟母親相處困難,因此來尋求諮商。在協談過程中,我除了知道他尚未結婚,還記錄到「案母小學畢業,控制慾強,且自以為是,例如看到有人報導精緻澱粉不好,於是就不讓案主吃相關食品;有人說櫻桃有蟲,於是就不吃案主買的櫻桃」、

「在原生家庭中,父母雖沒有經常吵架,不過案母經常管制案父(例如案父肝腫瘤手術後,案母就完全不讓案父吃任何油炸的食物,後來案父自行購買酥炸柳葉魚來吃,結果被案母不斷叨念),案父雖沒回嘴,不過會生悶氣!」、

「案主原本成績都是中等,到了國中下半部,因為暗戀一個女生,而對方成績很好,於是案主奮發圖強,畢業前的模擬考名列前茅。」

 

T君自承,目前四十多歲了,跟女生相處有困難。他記得很清楚,國、高中時母親命令他專心讀書、不可談戀愛……

 

聽過上述內容,我表示很能理解,T君現在跟女生相處有困難,很像是國中、高中都沒花時間唸數學,到了大學突然看到微積分課本,當然有困難,甚至完全看不懂!

我還聯想到網路上的一篇文章,標題是「從小到大不准「談」戀愛,大學四年卻要找人共度餘生?」作者是師大助理教授鄭怡庭,內容摘要是:社會上大多數的人都在歌頌愛情的美好、愛情的光明面,但是幸福的人畢竟是少數的,「人生有很多的 fail,但我們(社會)卻不談那個 fail,不談你該怎麼分手,不談你該怎麼從錯誤的經驗中學習…」

鄭君認為,「愛」是一輩子的課題,但是在台灣的教育環境下,學校基本上是完全忽略「情感教育」,而從在校與學生的互動中,也證明了他的觀察,例如:

「老師,我真的遇到難題了。我來自一個保守的家庭,我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和男朋友發生親密關係,我的爸媽知道後對我感到絕望、崩潰,甚至覺得很丟臉。他們說我讓他們從此之後都在親戚朋友前抬不起頭……」

由於在大學的通識課程開設《文學、電影中的情感經驗》,上課經常討論「愛情觀」的問題,鄭君如今常會收到學生私下寄的 email,向老師尋求「感情諮商」。

「對異性或同性產生興趣,這其實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一件事情…」鄭君指出,然而從小到大,學校從沒有教過學生,要怎麼認識與處理情慾?要怎麼適當表達對同性或異性的好感?要如何告白?或者告白被「打槍」時,又該怎麼調適心情?

甚至有些國中、高中,校方直接設立「禁愛令」,用校規禁止學生交往,彷彿情感問題只要「嚴加壓抑、否則處分」,就不復存在。鄭君說:「從學校教育的角度來說,『情感教育』是徹底的失敗。」

而除了學校教育,鄭君認為「家庭教育」層面也應該加強。目前,台灣社會仍普遍有許多家長,禁止小孩在「考上大學前」交男女朋友,導致孩子即使有了心儀的對象,也無法和父母諮商感情問題。

 

但如果家長願意與小孩溝通,甚至詢問:「你不是喜歡某一個人嗎?能不能把他邀請來我們家,讓我認識一下?」讓家長能知道對象是誰、也能得到信任,其實才是更好、也更「保險」的方式。

 

更怪異的是,有些家長從小禁止孩子「與別人交往」,但孩子一升上大學後,卻又期待他們在 4 年內就交到男/女朋友,畢業 2 年後結婚—-這不是很矛盾嗎?

原本應該在國中、高中這 6 年中慢慢學習的情感教育,結果幾乎是零,卻要大學生們在第一、第二年,就把『進度』完全趕上,然後結婚生子組成家庭?

 

鄭君說,「這也難怪,這麼多年下來,我們的大學生們面對感情,總會有如此多的焦躁、困擾與各種問題。」

………………

上述網路文章內容,正好是我想表達的。果不其然,案主T君表示,離開學校、進入職場之後,他曾經對某一位女性「告白」,結果是被對方嚴峻拒絕……

 

我完全可以理解並推論,T君很難再嘗試跟異性交往,因為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

 

接下來的問題是,我該如何幫助他呢?

 

(未完待續……)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