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圍籬的啟示

分享這篇文章:

107年2月11日早上在吃員工餐時,內場的領班A大廚看着餐廳外頭公園裡的一片工作圍籬說:「市政府圍了那麼大一片公園,到底有沒有在施工呢?」外場的P君回說;「有呀,他們還在許多景點設置了精美的導覽解說……。」

聽完上述的對話,我思考了一下然後表示,我提供另一種眼光讓大家參考,那就是不管是在政府施政上、各行各業裡、學校裡、醫院裡……,「錦上添花」一直都是主流的價值觀,也是大家很習慣並且容易做到的;相反地,「雪中送炭」則永遠都不會是主流的價值觀。

就舉A大廚剛剛提到的公園建設,原先在市中心的公園已經有80分的水準,可是政府部門卻願意再花一大筆錢,要把它變成90分或更高級……,不過我相信一定有許多地方是連公園都沒有,或是殘破不堪而已經不像是公園,不過它卻得不到市政府的青睞;

在學校裡,接受義務教育的國中生,如果他們國一剛入學還沒有養成不良習慣、頭腦聰明、智育表現良好、待人有禮貌、老師一教就會、父母社經地位高、未來很可能在基測或會考獲得高分、可以增添老師和學校的光彩時,所有學校的所有老師都會樂於教導他們……,

不過當孩子已經讀到國二國三或國四、養成許多不良習慣、學業成績很差、目無師長、到處惹是生非、老師的諄諄教誨被當成耳邊風、父母放任不管也管不了、在各樣考試中只會拖累全班的平均成績、將來如果不是作奸犯科就是一事無成,那麼大多數的學校就不歡迎了,可能希望這樣的學生轉到其他學校就讀,眼不見為淨,當然檯面上的話會說「學校一定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學生」、「輔導學生轉到適合他們的學校」。另一種處理方式就是將學生區分成升學班(前段班、A段班、資優班)和就業班(後段班、B段班、普通班)……

 

在醫院裡,當癌症病人在發病早期、體能狀況還不錯、可以接受各種療法(包括手術、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標靶療法等等)、有根治疾病或延長壽命的可能、醫生可以從病患治療的效果得到成就感或是得到家屬所送上「在世華陀、妙手回春」等類似的感謝函、經濟狀況不錯、問題很單純時(專心治病而不需要考慮其他麻煩問題,例如長期安置或死亡),各大醫院所有醫療科別都會樂意收治他們。

不過,當病患已經走到末期、無法再接受各種抗癌療法、骨瘦如柴、體能狀況如風中殘燭、對於未來只有面對死亡一途、家中積蓄耗費殆盡、醫護人員不可能從病患治療的效果得到成就感、也不可能得到家屬所送上「在世華陀、妙手回春」等類似的感謝函、出院一定不可能而必須面臨健保的超長住院壓力、問題變得很複雜時(要不要誠實告知即將死亡的病情、臨終時要不要急救、該不該處理財產、要不要通知遠在國外的子女……),醫療院所就會避之唯恐不及,希望這樣的病人轉到其他科別或其他醫院就醫,當然檯面上的話會說「沒有病床」、「讓病患就近接受醫療」、「不用再長途奔波勞累」、「等身體養好一點再回來看診!」。

在金融機構裡,如果你很有錢,那麼銀行會很希望把錢借給你,不過當你經濟拮据、週轉不靈時,銀行會讓你到處碰壁……。

至於其他各行各業裡面,還有什麼「錦上添花」的事情,我想網友們比我還清楚,我就不用多說了。

………………

聽完我的一番話,餐廳的老板娘N君好奇地問我:「阿信,你既是社會上大家都尊敬的醫師,經濟上也應該是社會中上階層,到目前為止並沒有生過危及生命的重病……,那麼你為什麼會看到、甚至是關心那些在社會上低於某個水平的人、事、物呢?」

我想了一下然後表示,是基督信仰教導我的,因為聖經在雅各書1:27說:【在上帝我們的父面前,那清潔沒有玷污的虔誠,就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並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上帝很偉大、有著無限的能力與智慧,於是我當然想要拉近跟祂的關係(虔誠),不過祂卻吩咐我,如果想要拉近跟祂的關係,我應該做的事情首先是【看顧在患難中的孤兒寡婦】,這當然可以衍生出「關心那些在社會上低於某個水平的人、事、物」;其次是【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這也可以衍生出不要跟大多數人的眼光一樣,只喜歡做「錦上添花」的事!

我還發現一件有趣的事,當一個人各方面(社經地位、身體狀況、智力聰明…)都在某個水平之上時(也就是俗稱的 somebody),他會認為「錦上添花」是正確的,也是理所當然的;有一天當時空條件改變了,他落在某個水平之下時,他一定會看懂並深深體會出「錦上添花」有問題的地方,不過這時候不會有人想要聽他說些什麼,因為他已經是一個 nobody。

親愛的網友們,你看懂了嗎?歡迎留言分享。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