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6月下旬在「快樂門診」中,年輕的A君讀到我在文章中寫道「在跟先生或男友的溝通過程中,可以適時地『將雙手在胸前交叉』來表達自己不想再聽對方說話,免得忍無可忍、到最後情緒爆炸,接下來雙方大吵一架…」,這讓A君聯想到小孩子的發育過程中,過了2歲之後有一段時期,在面對父母的詢問時,經常會毫不猶豫地回答:「不要!」例如:「你要不要喝奶奶?」>「不要」;「你要不要吃水果?」>「不要」……
聽到這裡,我覺得這是個非常有趣的議題,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天父上帝精心創造的,所以孩童的每一段發展過程,都一定有它重要的意義。我在個人網站「你可以更會溝通」的簡介中曾經提到,「溝通」是一個人想要快樂(正常)地活在世界上必須具備的重要「能力」之一。
當胎兒在媽媽肚子裡,它就可以藉著「胎動」跟母親進行某種溝通,這就是「胎教」的基礎;
離開母腹後,嬰孩跟世界溝通最重要的工具就是「哭」,只要它放聲大哭,通常父母就會來滿足它的各種需求。
在兩歲以前,嬰孩幾乎都是「被動式」地接受父母親的各種照顧(安排),包括進食、洗澡、穿衣、遊戲、聽父母發出各種聲音…
不過,這個世界(包括父母)並不會一直都以嬰孩為中心而運作,這時候,孩童的溝通能力必須要有一個重要的升級(大躍進),那就是開始練習說 「不」(Say No),這時候孩童的大腦開始有「不要、不喜歡、不可以…」的概念,而父母則會強化上述概念,例如提醒孩子「在公園玩如果遇到陌生人要你做這個、跟他去哪裡…,你要大聲說『不要』、同時跑開!」
前述A君提到小孩子的「不要…」,多半不會引起父母太大的困擾,因為父母通常有辦法應付……,不過到了「青春期」,青少年對父母說「不」(Say No)則是態度強硬並且充滿情緒,這就讓父母不知所措、感到痛苦。
因為我相信每個人都是天父上帝精心創造的,聖經就是人類一切問題的原版說明書,於是我將孩童心智發展的過程,以及「神將自由意志賜給每個人」的兩個概念作結合,可以用一句聖經經文做歸納,那就是雅各書 5:12的教導:【你們說話,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
關於【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我寫過許多文章,不過我今天想要將重點放在後半部的【不是、就說不是】。
乍看之下,這似乎一點都不困難,如同2歲孩童口中的「不要」……,不過事實上並非如此,例如最近每天都會有「#MeToo」的新聞,我發現主角雖有不同,不過過程類似,當某甲用言語騷擾某乙時,某乙沒有清楚地表達「不要」(因為有各式各樣的顧忌,害怕被誤會、害怕破壞關係、從小被教導要先檢討自己……),導致某甲以為某乙是樂意接受(至少是不排斥)的;
接下來,某甲用肢體騷擾某乙的身體,某乙也沒有清楚地表達「不要」(除了上述各樣顧忌,再加上「害怕自己在眾人面前被注視、很尷尬……」),於是某甲進一步認為某乙是喜歡某甲(至少是不排斥)的;
再下來,某甲就直接侵犯某乙的私密處,於是悲劇就發生了。
如果上述「#MeToo」算是「被動(受到某些外界壓力)」地沒有清楚表達「不要」,等同是在人際溝通(互動)過程中刪除了「不是、就說不是」……,那麼華人社會更常見的「報喜不報憂」,就是「主動地」在人際溝通(互動)過程中刪除了「不是、就說不是」……,於是「先生被公司解雇後,每天仍提著公事包出門,在外遊蕩一整天後晚上才回家…」、「兒子失業了、不敢讓母親知道,於是到月底時,母親頻頻催促兒子『電費還沒繳、房租還沒付…』」
此外,許多人去到百貨公司,因為沒有清楚地表達「不要」(Say No)……,回家後發現自己怎麼會買了一大堆用不著的東西;
因為看重親戚間的關係,沒有清楚地表達「不要」(Say No)……,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怎麼買了那麼多張保險,每個月薪水拿去繳保費都不夠;
因為看重朋友間的關係,對於請託沒有清楚地表達「不要」(Say No)……,於是在朋友的支票上背書,某一天突然發現朋友跑路了,自己竟成了欠人千萬的債務人!
類似的例子舉不完,終歸就是沒有清楚地表達「不要」(Say No)……,等同是違反了聖經教導的【不是、就說不是】。
………………
我告訴A君,孩童雖然從2歲開始就會說「不要」,不過這只是一個開始,在接下來的一生之久,每個人都必須認真學習【不是、就說不是】,而前述「將雙手在胸前交叉」算是一項輔助工具,可以適當地強化「不要」(Say No)的力度,除了可以用在「跟先生或男友的溝通過程中」,其實在任何需要清楚地表達「不要」(Say No)的場合,都可以派上用場……,尤其是用「SayNo」來預防「MeToo」!
協談最後,我勉勵A君,既然【不是、就說不是】是聖經的教導,如果違反它(不管是『主動地』刪除或是『被動地』不敢表達),生活必定是勞苦愁煩;相反地,如果認真操練並加以實踐,生活才會平安喜樂!